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万洋创业园:

守牢“扫黄打非”进基层“关键点位”

作者:本报记者 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24


  日均车流超1万辆;印刷包装类企业68家,约占园区企业40%,占苍南全县印刷类企业15%……位于浙江印刷之城温州市苍南县的钱库镇万洋创业园区是苍南重要的印刷企业集聚区,也是全县印刷出版行业的“关键点位”。

  近日,苍南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陈其虎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结合苍南是印刷大县的实际,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就要从印刷源头抓起。钱库镇万洋创业园以“三个聚焦”为抓手,实现“扫黄打非”进基层、出实效,守好了“扫黄打非”进基层的第一道防线,为苍南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聚焦抓机构、建制度,确保有人干


  走进万洋创业园,随处可见“扫黄打非”元素。大楼墙面有醒目的“‘扫黄打非’进万家 绿色文化人人夸”标语;街道被命名为护苗路、秋风路等;楼道里电梯旁张贴着“扫黄打非”线上举报二维码。园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视,处处体现在细节里。

  钱库镇“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李明鑫介绍说,自万洋创业园正式交付使用以来,苍南县、钱库镇十分重视园区的“扫黄打非”工作,发动园区党支部成立了万洋创业园“扫黄打非”联络站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园区+网格”专职管理队伍,并专门配备了网格员、信息员、监督员及志愿者。同时,由园区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党员志愿者组建“扫黄打非”三级工作团队并落实了办公场所,还将万洋创业园“扫黄打非”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给予资金保障。

  不仅如此,万洋创业园结合党员活动日、消防巡查、平安宣传等活动,制定“扫黄打非”工作日常巡查制度,与园区68家印刷相关企业签订责任状,编织“扫黄打非”工作群防群治网络,让园区企业自觉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形成全面发动、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作为温州市第一家以工业园区为阵地打造的“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万洋创业园被评为温州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


  聚焦抓重点、强查处,确保出实效


  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规范钱库镇出版物经营秩序,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近日,钱库镇“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对辖区范围内印刷企业等经营场所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检查。

  李明鑫表示:“万洋创业园将‘扫黄打非’工作与辖区综合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精细化网格管理。”

  在日常执法检查中,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立即上报综治网格平台,由执法部门立案调查,对违法企业严格执法到位。同时,强化与文化、公安、市监、环保等部门通力协作,抽调熟悉法律法规的业务骨干,融合平安建设开展日常交叉检查,规范业主经营、法律意识,构建反应迅速、行动高效、处置及时的工作格局。


  聚焦抓宣传、造氛围,确保入人心


  万洋创业园办公楼专门设置了“扫黄打非”非法物品展厅,将典型案件、巡查搜查到的非法印刷品等以最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涉黄小卡片、生字摹写本等物品根据不同内容,分门别类摆放在小橱窗内,一目了然。

  保护氛围好才能让“扫黄打非”在基层落地生根。万洋创业园十分重视“扫黄打非”氛围制造,除了制作宣传栏、广泛设置举报投诉渠道、LED显示屏播放“扫黄打非”相关视频,还会结合重要节假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开展集中宣传,切实提升企业负责人、员工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

  除此之外,园区利用便利条件,经常性组织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培训会、五项制度培训会和企业主座谈会等,学习“扫黄打非”相关内容,增强企业职工对黄、非危害的认知,促进职工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提高职工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积极性。

  钱库镇万洋创业园内企业多、外来人员多,加之印刷出版又是有害信息发生的“高危”行业,“扫黄打非”工作任重道远。李明鑫表示,下一步,创业园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创新丰富宣传形式,让“扫黄打非”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尤其是让企业自律渐成风气,有效维护印刷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万洋创业园为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周边企业、园区推广复制,为苍南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