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

完善防护网 宣教入民心

作者:本报记者 张席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24

  星火朝鲜族乡开展“‘扫黄打非’不停步 普法宣传入人心”活动。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党委 供图


  “我们‘扫黄打非’工作主要是大力推行‘335’工作法,打通‘扫黄打非’进基层‘最后一公里’,让全乡思想文化环境天朗气清、昂扬向上。”近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宣传委员杨光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他们在“扫黄打非”工作中把宣传教育与日常检查结合起来,全乡的“扫黄打非”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入选第七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突出“三基” 提供组织保障


  “我们主要是搭建组织架构,让‘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杨光向记者介绍,他们夯实工作基础,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政府+支部+网格+党员+村民”五级联动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扫黄打非”防护网。每月召开会议,确保“扫黄打非”工作取得实效。

  星火朝鲜族乡建强人才基础,加强队伍建设。乡级建立“扫黄打非”工作站点,各村设立“扫黄打非”联络点,明确相关负责人、监督员、信息员、网格员、联络员等60人,充分发挥义务巡逻员、志愿服务队的作用,确保“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夯实培训基础,提高业务水平。杨光向记者介绍,他们积极参加省、市、县开展的“扫黄打非”培训的同时,利用“星火大讲堂”开展“扫黄打非”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到乡宣讲法律法规、讲解具体案例、介绍“扫黄打非”知识,进一步增强全乡工作人员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有效提升“扫黄打非”基层队伍的业务能力。


  落实“三招” 营造良好环境


  “我们以查缺补漏、监督检查为抓手,推动‘扫黄打非’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杨光向记者介绍,他们在日常排查中出“实”招。利用全乡20余名驻企干部入企排查的工作契机,及时掌握全乡经营场所详细信息,由网格长不定期带领网格员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入户走访,主要针对店面是否亮照经营、是否有进销单据和是否销售违法出版物等情况进行排查,开展日常排查100余次,确保打准、打狠,“打”出声势、“扫”出新貌。

  在专项检查中亮“硬”招。杨光介绍,他们利用“警格+网格”优势,联合乡综治办、文化站、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针对农家书屋、村屯商超等地进行全方位排查,同时,宣讲“扫黄打非”相关法律法规,传播守法经营理念。

  星火朝鲜族乡在强化监管上下“狠”招。乡、村两级干部全部沉入网格群中,严格规范信息发布,宣传干事对全乡的新媒体平台实时监控,坚决杜绝非法有害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通过设立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收集群众举报线索,争取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的良好氛围。


  深化“五融”提高工作质效


  “我们运用志愿者入户、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教育,持续推进‘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营造‘扫黄打非’工作良好氛围,筑牢‘扫黄打非’防火墙。”杨光介绍,他们首先是融入志愿服务。全乡组织7支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网格群中督查舆情。定期开展“扫黄打非”志愿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发放“扫黄打非”宣传小册子、倡议书,鼓励及时上报黄、非线索。在村内主干道、人流密集场所张贴“扫黄打非”宣传海报,提高“扫黄打非”的社会知晓率和认同度,引导村民争做“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做到“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在融入便民宣传上,星火朝鲜族乡利用“线上+线下+活动”的方式,深入宣传。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固定宣传栏等媒介的作用,适时推送“扫黄打非”宣传标语、宣传视频,多形式、多渠道呼吁群众抵制有害信息,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村内广播相关信息40余次,悬挂知识横幅10余条,微信群不时转载宣传“扫黄打非”知识等。利用节日活动,开展“扫黄打非”理论宣讲和“绿书签”“绿色阅读”等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居民对“扫黄打非”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公众自觉抵制非法及盗版产品的意识。

  在融入网格管理上,星火朝鲜族乡充分发挥“一员多能,四警一律”职能作用,将“扫黄打非”工作列入网格工作,安排全乡11个专职网格员和68个兼职网格员同步开展“扫黄打非”巡查宣传工作。设立专项工作群,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上报、反馈信息,方便村委第一时间处理。

  在融入养老服务上,他们利用老年协会聚餐日,播放宣传片50余次,号召老年人自觉抵制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积极发挥老年协会阵地作用,保证通过老年协会广泛宣传“扫黄打非”相关内容。

  在融入红色文旅上,星火朝鲜族乡利用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体验馆、乡党群服务中心等红色文化阵地,依托星火农庄、中星小明洞、燎原慢城等特色文旅产业项目,通过向群众发放“扫黄打非”倡议书、开展“扫黄打非”重点内容宣讲等方式,不断丰富“扫黄打非”活动形式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