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南省鹤壁市明志小学以“护苗”促育苗,构建“12390”工作体系——
愿君多爱护 他日成栋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24
学生们在“护苗”知识旋转翻盘上学习知识。 明志小学 供图
“同学们,如果我们看见有侵权盗版的出版物,应该怎么办呢?”“打举报电话12390。”10月11日,一场“护苗”主题班会在河南省鹤壁市明志小学举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12390”在鹤壁小学不仅是举报电话,也是工作体系。“‘12390,明志护苗行’已成为学校一大闪亮名片。”明志小学校长吴尚告诉记者,学校以全国“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为创意,在“双向四进”工作体系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形成了明志小学“12390”“护苗”工作体系。
记者了解到,明志小学先后荣获首批河南省“护苗”工作示范站、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等50多项荣誉。一直以来,明志小学坚持以全方位、多举措营造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文化环境为中心任务,创新建立“双向四进”互动工作模式,强化教师、家长、红领巾“护苗”团三支队伍建设,“绿书签”主题诗歌朗诵有声有色,融合打造九大“护苗”板块,构建形成“12390”“护苗”工作体系的有效做法,受到全国“扫黄打非”督导组充分肯定。
12390:明志“护苗”行
“12390”作为工作体系,这几个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吴尚介绍,“1”即一个中心任务,把营造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文化环境作为“护苗”工作的中心任务。“2”即双向互动渠道,通过“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双渠道工作机制推进“护苗”工作进班级、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形成“双向四进”工作模式。“3”即成立教师“志愿护苗”团、家长“爱心护苗”团、红领巾“护苗”团三支队伍。“9”指打造九大“护苗”板块,设立防护墙,举办系列主题赛事及评选活动,活用系列创意游戏,打造系列活动阵地等。“0”是态度和决心。吴尚说,“0”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明志小学对任何可能腐蚀校园文化环境的不良因素坚决采取零容忍态度,实现黄、非零事件、零案件;另一方面指家、校、社三方同心协力,共绘“护苗”、育苗“同心圆”。
走在明志小学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墙体标语、宣传栏、小草牌上,都融入了“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等知识。学校通过电子屏、电子班牌、广播站等载体,动态展示“护苗”知识宣传片、活动掠影等,形成了“抬头看得见、随处可学习、时时能感受”的浓厚宣传氛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着护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正能量。
“护苗园”是一处集宣传、体验、休憩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地,也是该校“护苗”特色阵地之一,更是孩子们钟爱的打卡点。学校通过潜移默化使“护苗”相关知识渗透到孩子的学习生活里,让孩子们玩有所得,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这里,“护苗”飞行棋和“护苗”拼图等游戏、主题宣传海报等抬头可见、驻足可观。“‘小童如小苗,楚楚若花娇’,设立这处‘护苗园’,希望社会各界都有‘护苗’意识,积极行动起来,愿君多爱护,他日可成梁。”吴尚说。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何让学生玩得好,还能玩出成效?秉持寓教于乐的理念,该校创新设计“护苗”知识旋转翻盘、“护苗”字谜、“护苗”跳房子、“护苗”百变魔方、“护苗”迷宫、“护苗”圈圈乐等“眼睛看的、手里玩的、脚上跳的”特色“护苗”互动游戏,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玩法多样、种类齐全,深受孩子们喜爱。
“护苗”团:大手拉小手
“12390,明志护苗行”。明志小学之所以“行”,是因为既能“玩”起来,又能“动”起来。“‘动’起来就是指学校依托教师‘志愿护苗’团、家长‘爱心护苗’团、红领巾‘护苗’团三支队伍,强化联动,把学校‘护苗’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吴尚说,截至目前,这三支队伍有1000多人,由他们组织开展的各种校园主题活动、学校及周边文化场所巡查、红领巾宣讲等活动有百余场。
明志小学通过积极开展“护苗”宣讲进家庭、进社区专题活动,提高了家长的思想意识,促进了良好家风家教的形成。据统计,今年累计活动达到50余次,进家庭普及率、周边社区宣讲覆盖率达到100%,受益师生、家长1万余人次。“学校通过创新运用‘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这种双渠道工作机制,组建教师志愿‘护苗’团,开展教师宣讲、联合执法监督等活动,帮助同学们提升鉴别能力、强化正道意识,并将这种能力和意识带进家庭、带进社区,让全社会正道新风的氛围更加浓厚。”学校教师李彬说。
家长“爱心护苗”团主要做哪些工作?该校三年级学生胡景乔的妈妈李晓梦是家长“爱心护苗”团的一名成员,她平常会对辖区内、校园周边商铺销售的文化产品进行义务监督,减少有害书籍流入市场的可能,也会协助学校开展一系列“护苗”活动。“我有信心和学校一起为孩子们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护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李晓梦说。
“作为家长‘爱心护苗’团的成员,每周老师都会和我沟通关于孩子的情况,倡导孩子文明上网,陪伴孩子绿色阅读,为孩子们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李晓梦说。
红领巾“护苗”团则是每个班级成立由8名学生组成的“护苗”小队,负责教室文化环境的日常监督和校园场所的巡查、宣讲工作等,孩子们的身影成为学校“护苗”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会留心观察身边的图书,做到文明上网,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线索时,会主动报告网格员老师。”红领巾“护苗”团成员、四年级三班学生王一朵说。在班级,老师也经常通过主题班会、情景剧、绘画等活动,教导大家甄别盗版图书、非法出版物。
特色课:在游戏中乐学
说到特色课程,明志小学的社团课程现在已有80余项,开设了80余个社团。学校着重将“扫黄打非”元素融入其中,持续深入开展思想教育,真正做到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
在面塑社团,记者看到孩子们正在学习制作形象大使“朝吒吒”,其俏皮可爱、惟妙惟肖的面容深受孩子喜欢。“面塑是民间艺术的一个古老门类,旨在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相结合,创作出历史文物、传说故事、动漫形象等作品。”吴尚说,希望他们和“朝吒吒”一样,做一名正直勇敢、善良可爱的“护苗”小英雄。
航模社团的成立旨在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航模,感受航模的魅力。该社团每月举办一到两次模型飞机制作、展览、飞行等活动,常将“绿书签”“护苗”主题和航模制作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各种类型的模型,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多旋翼飞机等。“孩子们发挥想象,结合主题为精心制作的机翼、机身绘上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等字样,寓教于乐,增强‘护苗’意识。”吴尚介绍。
作为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明志小学的剪纸是一门非遗文化课程。他们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带领剪纸社团的学生了解各式各样的剪纸,学习各种技法,围绕书香、文明、“护苗”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孩子们技法越来越娴熟,作品也越来越精致。去年艺术节,剪纸社团的师生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起创作了一幅作品。作品里呈现的是1名教师带领19个孩子在充满鸟语花香的校园内安静地读书学习,欢快地游戏运动,寓意护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吴尚表示,“护苗”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工作,学校将持续把“护苗”厚植于心、深耕于行,创新工作方法,全力营造校园文化绿色空间,护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