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人工智能与出版伦理的密切关系

作者:中国伦理学会执行秘书长王海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03

  人工智能在当今舆论界已经成为广为讨论的话题,而其希望、前景更在于未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首次提及“人工智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毫不夸张地说,人工智能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将是社会发展中重大的历史进程。

  出版作为科学、文化、教育传播的重要领域,作为社会大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必将深深卷入人工智能这一趋势,不可能孤立存在。我们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必将成为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之一,出版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不仅代表着技术的创新飞跃,更预示着出版业即将迎来一次深远的变革。这种变革一定会带来一些新的伦理问题,有些还很急迫。例如,人工智能在编辑过程中的决策是否公正、客观,是否侵犯了作者的隐私权,以及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完全替代人类编辑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出版伦理关乎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公正性,是维护社会文化秩序的重要基石。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但同时也可能出现不实报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利用人工智能的同时,加强对出版伦理的监管和约束,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总之,人工智能与出版伦理的关系密切,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加强对出版伦理的监管和约束,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推动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