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四川天府新区安公社区:
全方位融入,筑牢基层防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8
今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全方位融入基层治理,创新推广天府新区安公社区“三个场景、三支队伍、三个平台”的“三三三”工作法,有效筑牢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基础。
建好三个场景 创新宣传载体
安公社区依托社区文化休闲场所打造了“扫黄打非”主题广场,作为“扫黄打非”文化宣传、活动主阵地。主题广场融入天府文化的公益微景观,并通过大型LED屏幕和全民体测设备、社区智慧服务站等多个活动屏幕,将“扫黄打非”相关知识以漫画形式进行宣传展示。社区常态化开展各类大型市民文体活动,并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扫黄打非”知识讲解,发放宣传单等。
安公社区通过“一院一校”打造社区“扫黄打非”教育基地,即结合潜溪书院和市民学校(华阳老年大学)两大院校场地开展全民课堂,以读书和宣传教育形式传播,开展文艺演出、书画展等,并举办“百姓故事会”“潜溪讲堂”“人民之声”等具有影响力的各类文化和教育活动,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开展“扫黄打非”全民教育活动。
此外,安公社区还打造全市首个“扫非打非”主题教育茶馆——安公慈善公益茶座,将“扫黄打非”与市民传统“茶”文化相融合、与公益慈善事业相融合,借助茶馆人熟、消息传播快的特点,融入“扫黄打非”宣传,开展各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茶”文化活动。
组建三支队伍 夯实宣传力量
安公社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党的方针政策、民族理论、“扫黄打非”纳入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学习内容,将社区328名党员划分为10个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一月一走访、一季一宣讲,实现党组织发动党员力量参与宣传党的声音。
以微网实格治理为抓手,安公社区推动党建引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将“扫黄打非”工作细化融入微网格工作清单,让社区90名微网格员和185名小区各民族自治骨干力量成为“扫黄打非”民情流动宣传员,结合特殊人群关爱走访、流动人员信息核查等方式,定期上门进行宣传排查,让“扫黄打非”日常宣传入户。
此外,社区以“扫黄打非”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把辖区内的广告复印店、网吧、书店等经营单位联合起来,组建两支懂法律、知政策、乐奉献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公益服务、商家巡查等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积极营造商家、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建设的浓厚氛围,通过一月一排查、重大节假日安全巡查等服务定期巡检,让“扫黄打非”工作线索发现、快办在基层。
搭建三个平台 提升共治合力
依托社区1300平方米的“扫黄打非”教育基地、各小区居民活动室,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推进“石榴花开·香飘安公”社区“民族之家”核心载体建设。社区通过打造民族创意工坊,展陈民族特色文化艺术品,共建蓉城一家亲剧场等各类平台,促进社区之间各族居民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未成年人成长中心、社区文化站等服务平台,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社区榜样”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开展“护苗”专项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书香阅读、传统文化教育、暑期安全教育讲座、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青少年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探索“扫黄打非”工作融合发展新途径,创新开展“扫黄打非”进小区、进楼道、进家庭、进街巷“四进”活动,引导群众远离文化垃圾。
社区通过构建完整智慧社区,天府新区以智慧孪生3D全域数字平台为基础,将社区网格、社区组织融合,实现网格员、微网格员、物业、小区业委会等统一调度,构建居民上报—网格员派单—微网格员(或小区志愿者)、物业的全民宣传、排查的事件处理机制,成立网络文明“净化队”,利用人工智能随时监测社区各居民群,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送、处置涉“黄”涉“非”事件线索,实现“人防”向“技防”的转变,开展全民网络净化行动。
(作者单位:成都市“扫黄打非”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