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焦南街道火车站社区:
全科网格动态管理 便捷服务高效运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8
焦作市解放区焦南街道火车站社区开展“护苗”青少年观影活动。
焦作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识别正版书籍,首先要看外观、封面纸张和排版,其次再看内容,一定要意志坚定地拒绝不良书籍。”近日,在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焦南街道火车站社区二楼图书馆内,一场“‘扫黄打非’进书屋,‘护苗’行动润童心”活动正在展开。社区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解“护苗”小知识,同时运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小朋友们自觉抵制侵权盗版,远离不健康书刊。
位于焦作市城市中心地带的火车站社区,辖9个网格、24个楼院、6000余名居民。火车站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金金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年来,社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三融三聚”为抓手,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示范点建设,先后荣获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河南省“五星”党支部、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
融入基层治理 聚焦网格化管理
王金金介绍,火车站社区位于交通枢纽焦作火车站旁,人员信息等要素流动较大,给“扫黄打非”工作带来了难度。为破解这一难题,火车站社区开发“容我办”网格服务微信小程序,创新打造了社区全科网格“扫黄打非”信息指挥中心平台。
“信息平台可通过实景三维模型查询网格内的小区楼栋常住户、重点人群、网格数据等基础信息,与‘容我办’小程序相融合,一旦有情况,网格员收到消息,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对问题分类分级,及时处理到位。”王金金说,全科网格如何高效运行、如何便捷服务是网格化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社区将辖区楼院、街区合理划分为9个“扫黄打非”网格区域,由网格长、楼院长、楼栋长一体统管,37名专(兼)职网格员“社情熟、人头熟”,通过入户走访,常态化开展线索发现、举报、核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居民结合“容我办”微信小程序,对网络不良信息等线索24小时举报和投诉。群众指尖操作,即可提交问题。通过社区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反馈数据和进行信息上报,按照1小时、1天、1周的“三个一”时限分类办结。“信息平台将社区9个网格所有人员信息、联户信息重要数据进行信息汇总,实现智能动态管理,明确群众反映、自己发现、平台交办3种问题收集渠道,这种‘群众点单、网络派单、专人接单’的短、平、快精准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效能。”王金金介绍,目前,该系统平台已成为社区维护辖区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的“警戒哨”。
此外,社区还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五星支部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联合上级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据统计,2023年以来,社区对辖区5所学校、5家书店、6家印刷企业等文化场所开展相关整治检查行动达80家次以上。“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火车站社区不仅进一步净化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为全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除文化垃圾提供了有力保障,共同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王金金说。
融入基层站点 聚焦宣传主阵地
2022年,火车站社区乔迁新址,新社区高标准建设了“扫黄打非”工作站,设立了文化共享中心、文艺排练室、大讲堂等九大主题功能室,将开展“扫黄打非”五大行动融入社区9个功能室:文化共享中心实现线下书籍借阅,线上扫码听书,每年开展全民阅读和“绿书签——阅读正版、打击盗版”活动不少于20余场次;文艺排练室活动安排满满,群众自编自演的“扫黄打非”原创节目喜闻乐见;大讲堂定期开展网格员“扫黄打非”业务培训、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清风直播间里社区网红讲解“扫黄打非”知识法规,寓教于乐,趣味横生,并录制成视频传阅;儿童团部的“大手拉小手·制止不文明”等“护苗”活动全年不断线。“火车站社区打造的集宣传引导、人生感悟、教育实践于一体的‘扫黄打非’工作站,已经成为学校‘护苗’工作的重要研学基地。”
“为推进‘扫黄打非’工作提质增效,我们建立起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站长,社区民警、综治专干、文旅协管等为成员的社区‘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社区每月召开一次‘扫黄打非’工作例会、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知识培训。”据火车站社区中州南路党支部书记高敏介绍,为提高居民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积极性,社区还设立了“扫黄打非”积分兑换点,遇到居民有举报线索或提供合理化建议的,及时发放“扫黄打非”主题的纸抽、纸袋等宣传品。近3年共收到涉及非法出版物、网络不良信息等线索17条,其中上报区“扫黄打非”办公室线索2条,协助查处2家超范围经营图书门店,收缴非法印制品300余册。
融入群众生活 聚焦全民共建模式
“‘扫黄打非’听我讲,什么是‘黄’?什么是‘非’?”连日来,社区“扫黄打非”志愿者经常在电务广场通过快板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扫黄打非”的内容和意义,引导群众认识“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文明上网。
创作快板《说说“扫黄打非”》的孟东红介绍:“社区依托辖区18支以中老年为主的社团组织构建‘银发防线’,通过创作快板《说说“扫黄打非”》、豫剧清唱《“扫黄打非”就是好》等原创文艺节目,先后在各个楼院开展多场宣传教育活动,从而形成‘全民扫打’的群众防线。”
除了“银发防线”,社区还依托辖区联建单位青年团队构建“中坚防线”,通过打造“扫黄打非”微课堂,在社区抖音公众号广泛宣传盗版图书的危害,打击侵权盗版图书的意义和辨别非法出版物的知识,号召群众不浏览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等不健康网站,积极举报涉“黄”涉“非”线索,为扫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环境献策献力。同时积极组织辖区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豆瓣公益课堂”“护苗·我来画”“绿书签·阅读正版、打击盗版”等活动,筑牢“成长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个小区出入口,居民都能看到社区制定的《七我公约》。王金金说:“社区《七我公约》是参考《市民文明公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居民自觉抵制涉‘黄’、涉‘非’等不良信息,社区还会通过完成‘扫黄打非’公约微任务进行积分公示,同时以快板、顺口溜等形式在小区微信群转发。”
正因有这样的工作模式、丰富的阵地和强大的群众力量,焦南街道火车站社区编织起严密的防护网,使“扫黄打非”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形成社会共治新局面。王金金提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下一步,火车站社区将继续把‘扫黄打非’基层站点‘三融三聚’建设作为做好基层工作的有力抓手,持续强化‘扫黄打非’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营造文明健康、风清气正的社区文化环境,为‘扫黄打非’工作向基层延伸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