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满洲里市北区街道海关社区:

打防并举 精准实施

作者:本报记者 张席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8

满洲里市北区街道办事处海关社区举办“扫黄打非”进社区培训活动。

  满洲里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内蒙古满洲里市北区街道海关社区辖区0.46平方公里,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集6个大型商场、5个大型酒店、近3000家个体商业网点为一体,辖区居民情况复杂。

  内蒙古满洲里市北区街道海关社区党委书记郁红日前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满洲里市北区街道办事处海关社区结合工作实际,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基层党群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注重工作实效与成效,以“三合三共”为抓手,着力推动“扫黄打非”行动与基层治理相融合,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走深走实。


  聚合力量 共筑基层防线


  郁红介绍,海关社区“扫黄打非”联络点紧紧围绕满洲里市“扫黄打非”进基层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要求,依托地域特点、资源条件、文化特色,发挥党建引领和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常态化“扫黄打非”联席会议。社区制定“扫黄打非”职责分工和信息收集上报等相关制度,将“扫黄打非”长效机制建设纳入和谐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有效维护辖区意识形态安全。

  “为扎实推动‘扫黄打非’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将辖区划分为7个网格,推行‘1+1+N’网格化服务体系,即1个社区党组织+1个网格党小组长+N名党员志愿者,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社区志愿者和义务监督员的作用,形成‘监督—上报—执法’联动监管模式,采取日常检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对辖区内文化市场及‘扫黄打非’重点部位进行巡查,配合公安局、网信办、文化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郁红告诉记者,在工作中,社区监督员发现辖区内校园周边一家便利店存在超范围经营情况,迅速将线索提供给满洲里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他们第一时间出动执法检查组进行执法检查核实情况,向该店提出警告并要求其立行立改。

  海关社区结合基层综治工作,巡查、执法与引导、教育双管齐下,既增强了文化市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又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


  联合各方 共推落细落实


  “社区平安,则民以安,才能国泰民安,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郁红告诉记者,近年来,海关社区紧紧围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参与日常监管、集中行动、专项治理、查办案件,着力封堵违禁出版物,着力清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着力打击侵权盗版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法制学习,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社区积极配合满洲里市文体旅广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清理工作,充分发挥保安员、治安巡防队、治安信息员、综治协管员、平安建设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作用,加强相互配合和密切协作,将“扫黄打非”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户。在对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进行清理过程中,网格员、志愿者主动与市民沟通,向社区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切实增强辖区群众自觉抵制安装和使用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意识,为规范卫星电视广播传播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融合平台 共创良好环境


  “我们坚持平台融合利用,采取‘一室多用、多室共用’方式将党群活动室与‘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相融相促。”郁红告诉记者,通过用平台、善融入,找准工作切入点,他们以社区活动为载体,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基层文化活动。

  社区组织满洲里市第三小学、第五中学师生代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观看“护苗·网络安全系列课堂”、《“扫黄打非”系列动画》公益宣传片;联合社区党委成员单位及辖区基民党员代表共同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联合横店影城开展“扫黄打非”宣传进影院活动,利用影院候影厅宣传电子屏循环播放“扫黄打非”宣传标语。通过组队伍、强监督,找准工作发力点,他们成立“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既是服务员也是监督员,经常性对辖区网吧、书店、印刷厂、便利店、寄递站点经营者宣传“扫黄打非”法律法规;组织信息员、宣传员、监督员、网格员及辖区居民50余人观看《“扫黄打非”在行动》系列节目;运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朋友圈转发“扫黄打非”居民公约、“绿书签”系列宣传海报,有效提升“扫黄打非”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郁红告诉记者,社区通过夯实基础,让思想防线更加牢固;通过坚持拓宽途径,让基层建设更加扎实;通过坚持抓住重点,让队伍活力更加强劲,以此来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开展。社区通过“志愿服务+基层宣传”的工作模式,社区网格员、宣传员常态化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让辖区居民群众形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使越来越多的辖区居民加入“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队伍中,坚决与生活中的涉“黄”、涉“非”违法行为作斗争,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专兼职队伍主导、志愿队伍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此外,社区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弘扬红色文化,稳步推进文化环境管理,净化文化生活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和意识形态安全,守住“扫黄打非”主阵地。通过与辖区派出所等执法单位联合开展“扫黄打非”各项行动,推广信息联通、力量联防、工作联动的工作新形势,不断构建融合社区党组织和执法部门及社会力量在内的多元支撑体系,真正做到“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逐步实现“扫黄打非”工作网格全覆盖,有效提升辖区日常监管工作效能,实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平安建设工作联动联治。

  “海关社区充分引领群众文化健康发展,让辖区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满洲里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电影科科长、“扫黄打非”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尹淑芹介绍,满洲里市聚焦主责主业,联动网上网下,扎实开展“护苗”“净网”等专项行动,精准实施各类专项整治,不断开创“扫黄打非”打防并举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