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直播PK赛“带火”千年非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7
山西临汾威风锣鼓,这一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表演魅力与磅礴气势,彰显了临汾大地独有的地域风情,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为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传播手段有机结合,由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临汾市文化馆、抖音直播承办的“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近日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开启。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盛宴,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不仅响彻临汾市洪洞县与浮山县的每一个角落,更是通过抖音直播平台,跨越千山万水,将这份激昂与震撼传递给全球受众。
以鼓为媒云端争霸
本次“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邀请了来自不同县(市、区)的8支精英锣鼓队伍。他们以鼓为媒,以声传情,展开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技艺比拼。
首战即燃,洪洞传统锣鼓队与浮山庆唐观锣鼓队在直播PK环节带来《乱撕麻》《庆唐观神鼓》等传统曲牌表演,瞬间点燃了直播间的热情,吸引了290万人次在线观看。全国各地的受众在抖音直播间通过打赏与点赞,为这场跨越时空的鼓乐盛宴献上最诚挚的支持与喝彩。
洪洞传统锣鼓队,作为本次比赛的“元老级”队伍,其成员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老艺人们平时在外从事养牛、泥瓦工、掌勺大厨等工作,但一有表演机会便往回赶。对于这次锣鼓PK,67岁的程北成表示,“我们虽然年纪大,但骨头、精神可都不比年轻人软!”
与此同时,直播间另一端的浮山庆唐观锣鼓队亦不甘示弱。作为派出应战的“先锋”,60岁的鼓手张青云目光坚毅,打出的鼓点铿锵有力、有急有缓。敲打中,他还展现了自己的“换锤”绝活,令人目不暇接。
随着赛事的深入,其他队伍也纷纷登场亮相。尧都高堆大汉雄风锣鼓队的“娘子军”们巾帼不让须眉;尧都万全堂锣鼓队则以青年新锐之姿,展现了蓬勃朝气与活力;霍州霍山威风锣鼓队的“战斗”气焰,让受众感受到了锣鼓艺术的磅礴力量;汾西团柏卓越威风锣鼓队则将女性的温柔与锣鼓的刚劲完美融合;古县鼓韵雷霆锣鼓队则以“叔圈”魅力迅速“出圈”,演绎了传统锣鼓曲牌《隋唐战鼓》的雄浑与悲壮;来自金融行业的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威风锣鼓队,更是以“跨界”之姿,为受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表演体验。
本次“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艺与艺术的较量,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它让临汾威风锣鼓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数字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从街头对阵到视听传播
流传于晋南地区的威风锣鼓是由锣、鼓、铙、镲4种乐器共同演奏的打击乐艺术形式,已有4000年历史。2006年,威风锣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临汾,威风锣鼓群众基础深厚,村村有锣鼓、爱锣鼓,不同区县长期流传着多样的锣鼓曲牌,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锣鼓队伍。
临汾各地锣鼓队历来有节庆时当街对阵的习俗。汾西县团柏乡的威风锣鼓演奏人张晓鸣回忆,以往每逢春耕生产动员大会,各乡镇都要“闹红火”。从正月开始,各村锣鼓队赶去县城表演,一路途经其他村庄,也一路切磋。本地锣鼓队需要“接锣鼓”,在道路两侧列阵、鸣炮;途经的锣鼓队则在弥散的“硝烟”中穿行而过,即“钻洞子”。这期间,双方敲打各自的曲牌,互不服气的队员暗自比拼锣鼓技术,哪支队伍能保持节奏、稳住鼓点,哪支队伍的实力就更胜一筹。
近年来,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临汾市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举办了多次锣鼓大赛,让“临汾锣鼓”的文化名片越打越响。当地文旅也借助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不断提升锣鼓文化影响力。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超9000场以“威风锣鼓”为主题的直播在抖音上演,累计观看次数达1827万,同比增长超4倍。
同时,随着直播间成为演艺第二舞台,直播PK也成为才艺主播切磋技艺的互动形式。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抖音演艺类直播中,共有45.5万场传统文化演出PK 开展。不同品类、风格的传统文化表演借助直播PK功能同台竞技、合作,展现传统艺术魅力。
本次“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也是临汾文旅将直播PK这一新媒体手段与当地锣鼓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新尝试。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龙梅表示,将锣鼓比赛传统与直播PK这一新玩法相结合,希望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临汾威风锣鼓的风采,了解临汾锣鼓、探索临汾文化,跟着锣鼓走进临汾,爱上临汾。“此次直播PK大赛,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网络视听平台力量,突破地域限制,让临汾威风锣鼓这一璀璨文化瑰宝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创新之举。”张龙梅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