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hinaJoy新增“短剧创新论坛”——

解锁行业“剧变”密码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成 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形式,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紧凑的剧情结构和高度的观看便捷性,迅速在内容产业中崭露头角。微短剧不仅满足了现代观众快节奏生活下的娱乐需求,而且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新的表达空间和商业机会。因此,微短剧产业的全链条赋能力成为了近年来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为了进一步探讨微短剧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方向,2024年的ChinaJoy展会特别增设了“短剧创新论坛”。这一论坛以“剧变N次方”为主题,意在通过跨界合作和多领域交流,推动微短剧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来自各行业的专家围绕微短剧的创作、制作、分发、营销等环节展开深入分享和交流。在他们看来,微短剧精品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为从业者提供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商业价值。

  实现流量阵地化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微短剧规划备案3574部、上线备案584部;2023年微短剧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58.6亿元,并预测2024年将增长至484.6亿元。

  针对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断出台新政策,各大平台也陆续推出相应的扶持计划,助力微短剧作品的内容质量不断提升。论坛上,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分享了一组数据:总局《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新规试行以来,投资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数量增长明显,占50%左右。同时,在对备案首日获批的3309部微短剧进行分析发现,以往剧名中比较常见的“总裁”“夫人”“娇妻”“离婚”等关键词大大减少,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主流。

  在此基础上,陈晓达总结了目前微短剧发展的几个趋势:首先,行业头部企业在制作微短剧时采用了趋近于长剧的运作模式,实现着流量阵地化。“未来微短剧也会形成自己的‘爱优腾’,相信随着它们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将会入局。”其次,新的商业渠道和模式也在为微短剧赋能。据陈晓达观察,目前,微短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与各地文旅结合,以带动地方旅游。“目前,地方文旅资金投入意愿明显,这将成为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最后,科技将为微短剧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陈晓达表示,AIGC、虚拟拍摄等前沿新技术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优势与微短剧高度契合,共同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微短剧出海目前在国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势头强劲。对此,陈晓达认为,行业需要注意“文化折扣”的影响。“在国内热销的作品,未必在国际市场上同样受欢迎,如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北美的微短剧市场需求也各不相同。面对这些细分市场,‘文化折扣’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精心规划,以确保微短剧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

  丰富内容与生态

  “快手平台短剧日活用户从2023年的2.7亿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3亿人次,同比增长11%;重度用户从9400万人次增长至1.46亿人次,同比增长55.3%。可以说,近八成短剧用户,每周都会看短剧。”快手文娱业务部星芒短剧业务负责人王海月在论坛上表示,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如何挖掘微短剧多元价值成为关键。“我们希望‘微短剧+’能够覆盖内容的生产力、丰富性、可看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通过结合体育、文旅、技术和IP,丰富微短剧的内容与生态,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今年是奥运会大年,快手将在内容题材上不断探索,结合当前时效性热点和用户关注点,打造更燃、更热血的作品。“我们将为用户提供微短剧与体育相结合的作品,这将使我们的内容更加贴近时事和用户兴趣。”王海月说道。

  微短剧与文旅结合仍然是快手的重要方向。据王海月介绍,《实习生菜菜》便是快手微短剧与文旅结合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在北京取景,展示了一些典型的特色景观,记录了当下年轻人的职场生活。这部剧在猫眼连续9天获得日榜第一的成绩。

  关于微短剧与IP的结合,快手在论坛展示了短剧《红袖暗卫》,该短剧是对知乎版权故事的改编。目前,快手星芒与知乎盐选故事已经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签约和挖掘更多优秀的短篇故事,改编成微短剧。“此外,在微短剧与技术方面,我们将与快手自有的可灵团队进一步深度绑定,在这一领域进行更多内容创新和探索。”王海月表示。

  从“种草”开始营销

  在推广和宣传微短剧作品时,需要借助社交平台的力量来实现更好的营销效果。过去一年,微短剧在小红书中的声量实现了几何倍数的提升,日均播放量增长了9倍,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增长了17倍。小红书商业互联网和文娱行业群总经理赵维晨表示,小红书用户非常喜欢精品化、高端化的微短剧。据他介绍,小红书目前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营销和“种草”,以提升用户体验。首先是通过图文笔记寻找KOL(关键意见领袖)扩散和口碑传播。其次是通过短视频流进行多样化的分发。最后是鼓励微短剧CP经营垂类圈层,将用户沉淀在自己的专业号、群聊甚至小程序里,进行持续、多次的精准触达。“我们从‘种草’开始,逐步建立用户心理预期和口碑。用户可以通过小红书站内的小程序基建或微信小程序跳转,实现最终的用户效果转化。”赵维晨表示。

  微短剧的飞速发展,也让平台开始思索如何为其匹配更优质的宣传资源。赵维晨介绍,小红书未来将通过三个方向扶持,以推动微短剧的快速增长。

  首先是文旅定制剧。赵维晨表示,小红书用户喜欢探索新的生活体验和小众旅行地,“如今反向旅行需求旺盛,通过微短剧宣传,我们将生活方式与微短剧结合,可提升文旅定制剧的内容量级。”

  其次是品牌定制剧。目前,品牌定制剧在小红书上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粉丝和用户。对此,赵维晨表示,小红书将继续与品牌方合作,通过植入、口播、软广等方式,帮助品牌在小红书中结合微短剧营销新范式,获取更大的扩散效应和用户群体。

  最后是精品化微短剧。赵维晨认为,微短剧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高端化、精品化,包括设备、演员、题材和剧本各个方面。“我们社区有很多规则引导大家制作更加成熟的微短剧,而不是做简单的投流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