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网络热点事件谨防被“带节奏”

作者:苑广阔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1

  近日,318川藏线一车辆疑似逆行插队,被劝阻时车上孕妇下车争论,进而升级为双方肢体冲突。据发文者称,劝阻男子赔偿1万元,被行拘10日,但孕妇方“没有任何事”。该事件引发热议。(7月7日《华商报》)

  这件事之所以引发网络热议,原因是很多网友对当地警方的处理进行质疑。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网传消息有诸多不实之处。首先,根据当地警方的声明,作为逆行插队一方的王某,因为逆行被罚款200元,驾驶证扣3分,并进行通报批评。而作为王某的妻子,也就是与赵某直接发生冲突的韩某,同样被罚款200元。其次,作为制止他人插队的赵某之所以被处罚得更重,除了他在冲突中把怀孕的韩某推倒在地之外,更是因为他被查出涉嫌酒后驾车。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网络热点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很多网友在进行网络围观,并且发表自己看法和观点的时候,并不是建立在了解全部真相的基础上。更有甚者,很多网友都是被网络上的各种错误信息误导,乃至仓促之间发表观点,很容易对某一方的当事人带来伤害。

  发生网络热点事件之后,造成网络上信息有误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当事人自己发布的信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比如在上述事件中,赵某一方发布的信息,就只显示了自己被警方处罚,但是没有显示对方也被警方处罚了。另一种则是一些自媒体从业者,为了蹭热点,人为地“带节奏”,故意撩拨网友的情绪,以达到蹭流量、拉粉丝的目的。

  面对网络热点事件,为了避免以讹传讹,首先需要网友睁大眼睛,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轻易被别人“带节奏”。与其急着站队,不如“让子弹飞一会儿”。其次,作为牵涉其中的当事人,发布信息的时候要客观、真实,否则即便一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最后也极有可能被舆情“反噬”。最后,作为热点事件发生地的地方政府、宣传部门、警方等,要及时发布全面、真实的信息,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