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觉醒》:

优质网络文学作品向实体出版物的转化

作者:本报记者 张福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08

  人工智能题材网络小说《智能觉醒》由海峡文艺出版社于近日正式出版。该作品原是七猫中文网连载小说,前期积累了一定读者好评,在纸质图书上市的一个月时间里,针对此书海峡文艺出版社与七猫中文网举办了相关研讨会,组织进校园、进工业园区读书会等活动,也收获了诸多认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智能觉醒》是海峡文艺出版社的第二本工业类网络小说纸质化、精品化的成果,在出版过程中,作者与编辑不断优化小说结构,弱化枝叶突出主干,以文学形式讲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和应用。

  主动挖掘优秀作品

  “社里长期关注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智能觉醒》责任编辑刘含章告诉记者,海峡文艺出版社重视现实主义网络文学作品的挖掘,此前已成功出版《宛平城下》《重卡雄风》,两本书分别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和2020年度“中国好书”。

  实践证明,现实主义网络文学不缺好作品,2023年海峡文艺出版社主动向外寻找优秀作品、优秀作家,并选择与网络文学平台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双方资源,以更好更快地实现优质网络文学作品向实体出版物的转化。

  刘含章介绍,《智能觉醒》原名《大国重器·智能时代》,在七猫中文网连载时已获得广大读者阅读好评,是中国网络文学新作推介上榜之作,也是2022年度上海市作家协会现实题材(网络文学)重点创作项目。其作者银月光华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创作视角,此前已有纸质书出版成果。基于这几点,海峡文艺出版社最终选择了《智能觉醒》进行纸质化出版。

  《智能觉醒》内容以人工智能的开端和发展历史为时间脉络,讲述了20多年来,4个青年从大学时代痴迷人工智能研究,毕业后因共同的科技之梦一起创业,在遭遇资金不足、技术变革、国际竞争等问题后,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和理想,最终通过二度创业得以在智能重工、智慧家居、网络通信、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甚至超人工智能领域创造辉煌,实现各自的梦想。

  “该作品以硬核工业为切入点,丰富和深化了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脉络,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刘含章说,该书的出版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文艺的重要论述精神的实践,是文艺界对网络文学主流化与精品化积极引导的成果,有强导向性意义、引领性价值。

  二次创作精益求精

  “这也太长了。”这是刘含章收到《智能觉醒》完整稿件的第一想法。连载原稿有154章40万字,初期编辑团队通过精读全书,概括各章节要点,梳理全书脉络,对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

  《智能觉醒》书稿的修改幅度超出了编辑团队的预期。刘含章回忆《智能觉醒》出版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一是从线上连载到线下出版,面临“精品化”的新挑战,小说人物众多,需要二次创作来优化小说逻辑与结构。二是书中涉及许多智能科技的专业问题需要反复核实,对编辑工作也是一大考验。

  “作者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为了小说一点点地打补丁,这让我们十分感动。”《智能觉醒》编辑团队人员说,时间紧任务重,在手中还有正在连载的小说的情况,银月光华通宵达旦地改稿,对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减少了书中对主人公情感纠葛的描写,将笔墨集中在科研攻关等情节上。

  第二次提交的稿件字数比初稿减少了近一半,这过程中最难的是如何顾及删改后情节的连续性,编辑与作者在一次次的文字留言、语音留言、电话沟通中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最终在2024年完成定稿。

  “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智能觉醒》的最后一个句号时,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完成一部作品的喜悦,更多的是对技术如何深刻影响并变革工业文学的深刻感悟。”银月光华在《智能觉醒》研讨会上说道,在创作中他感受到传统工业文学与新工业文学的根本区别,工业文学是对工业生产的记录和描述,更是对工业社会、工业文化、工业精神的探索和反思。在《智能觉醒》中,他通过小说的形式,展现智能技术如何与人性、伦理、道德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这个时代的工业文化。他希望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也能够感受到技术带来的冲击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