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叠加发力 促科技成果转化

作者:陈广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01

  一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主要由各大高校机构、科研院所担任,企业与高校间缺少链条式的联系,难以直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高校有人才与科研资源,但成果转化的资金及面向市场的产品开发不足;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研发平台,却缺少人才与智力资源。因此,产学研合作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经济竞争力,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措施。常见的产学研合作有10种主要模式,包括成果转让模式、技术开发(科技攻关)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体模式、校企联盟模式等。从印刷包装行业看,大多是采用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叠加,以促成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多种模式深度融合

  近些年来,印刷行业产学研合作“链”化趋势明显。其以领军企业为龙头,携手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科研院所,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针对行业共性难题开展协同攻关,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例如,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形成“战略联盟+共建实体”模式。早在2019年,中国印钞造币集团就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华南理工大学在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材料、计算机等学科领域的特色优势,以中国印钞造币集团、华南理工大学现有优势资源为依托,挖掘符合中国印钞造币集团发展方向的科研成果,开展以推进印钞造币行业新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合作。同时,作为提升我国防伪基材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中国印钞造币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打造先进造纸联合实验室,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每年提供2000万元研究经费资助,这是共建实体模式中的联合实验室形式。一方面,双方通过战略联盟模式,从各自发展战略目标与战略意图出发,以契约的方式建立较为稳固、长期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双方通过研究开发中心等实体,成为相对独立的活动单位或法人。共建实体是产学研之间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模式,是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广州市人民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则采取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开发(科技攻关)模式、共建实体模式的叠加合作。双方联合申报并获批广东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每年可获得固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指标开展联合培养,双方还联合成立票证防伪技术联合实验室。企业联合院校开展委托研发、联合申报省市科技攻关和产学研专项等,获得票证防伪技术方面的企业委托研发项目10万元资金扶持、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专项80万元资金扶持等。这样的技术开发(科技攻关)模式,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产学研各方共同投入一定的要素进行合作,一种是合作开发(自选课题、政府科技专项),一种是委托开发。这种半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合作伙伴和项目的正确选择。

  成果转化提速明显

  产学研合作之下,行业内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提速增效明显。广州通泽机器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中,环保型无溶剂复合装备及工艺研究通过省级鉴定验收,其完成的成套设备研发及配套无溶剂复合胶配方研究,申报专利1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8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华南理工大学特种纸团队研发的芳纶纸相关技术,作价6684万元,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中车集团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如今,芳纶纸相关技术已成功转化,生产线早已正式投产。

  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从学校获得智力的强力支持,学校的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两者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但是,产学研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产学研合作的理念存在差异,科研院所往往热衷于有利于评奖评职称的课题研究,企业则瞄准有市场需求的项目开发,导致两者需求难以有效匹配对接;产学研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各主体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还不够;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成果转化的“二次创新”不够,很多企业都依赖科研院所的“交钥匙工程”;产学研合作中融资渠道不够顺畅,科研院所由于资金不足,普遍缺乏中试基地,而广大中小企业缺乏技术与开发资金;等等。

  由此可见,产学研合作必须遵循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结合等原则,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在合作项目的选择上,企业要选择研究基础好的项目。在合作的实际效果中,要切实解决行业问题。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