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如何做好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

作者:宋思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3

  出版社作为全民阅读内容的供给者、传播者,肩负着传承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服务读者、教育引导读者的文化职责,是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随着“深化全民阅读”这一更高要求的提出,如何顺应当前时代环境、技术发展变化,克服挑战、抓住机遇,推动新时代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是出版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出版社助力全民阅读工作开展

  近年来,出版业为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为全社会提供了品种丰富、类型多样的阅读内容。在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书香社会等战略指引下,全国各地出版机构纷纷践行精品出版战略,将策划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出版物作为工作目标,全力保障阅读产品的质量。在选题策划方面,坚持做优做强主题出版,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突出主题主线,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科技创新中发现选题,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中策划选题,为读者提供主题深刻、思想深邃、形式活泼的优秀图书。在编辑出版方面,通过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出版流程管控,优化编辑队伍建设等多种手段,全面把好选题入口关、编校质量关、装帧设计关、宣传推广关,全面保障图书内容质量。

  二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编辑是最懂读者的人。通过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在推广文案、落地活动、直播、导读文章、读书方法分享之中,能够极大提升全民阅读工作的专业效能。经过多年发展,许多出版社都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如中国出版集团连续多年举办“读者大会”、商务印书馆成立全民阅读促进中心、中信出版集团创立“中信读书会”“你好,读者”活动品牌……这些活动通过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与专业的阅读支持获得了读者好评,在提升品牌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图书销量的攀升。

  三是打造了功能多样的全民阅读文化空间。当前,许多出版社不断完善自有实体书店布局,通过与机关单位、各类企业、图书馆等多种机构合作,建立起定制书店、智能书吧、职工书屋等多样化的阅读空间,并以此为阵地,更好地延展阅读推广服务。如中国出版集团的“三联韬奋书店”“涵芬楼”等品牌书店,以独有的文化特质积累了大量忠实读者;中信出版集团设计开发的“中信书店”机场店、城市商务店、城市主题店等多种店型,有效服务了不同阅读群体。

  出版社全民阅读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种种新的内容载体的出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阅读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出版业的内容生产活动。全民阅读生态环境正不断重塑,阅读与出版的稳定关系也面临种种挑战。

  一是内容生产传播面临挑战。如今以互联网为平台的UGC(用户生产内容)、OGC(机构生产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乃至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等各类内容供给者不断涌现,出版社将面临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一方面,读者获取信息有了更多可选择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分散了人们的阅读精力。另一方面,多种生产者产出的海量同质化内容充斥于信息网络,无形之中增加了读者对于优质内容的辨别和筛选难度,阻碍了优质内容的传播通道。

  二是阅读推广创新面临挑战。尽管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都已参与到全民阅读工作中,但纵观当下的阅读推广方式,仍然以新书发布会、专题讲座以及书摘书评等常见形式出现。而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阅读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推广模式已难以提升传播效能,无法实现全民阅读的推广效果。如何利用新技术进行场景化、分众化、精准化的阅读推广,是出版社在阅读推广创新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是数字阅读服务面临挑战。数字阅读具备场景化、交互性、智能化等特征,已成为国民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全民阅读工作的数字化特征也日益凸显。出版社在提供全民阅读内容产品和服务时,应及时转变思路,在加速融合转型发展方面下功夫,提升数字阅读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多场景、多功能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出版社做好全民阅读工作的策略

  面对种种挑战,出版社应增强做好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理性分析研判,以开放的姿态探索深化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一要立足主业,优化内容供给结构。优质内容是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出版社应在对当下读者阅读兴趣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策划选题,着力构建思想性强、品质优良、品类丰富、快捷高效的高质量阅读供给服务体系。如中信出版集团围绕出版主业,以贴近国家发展主题主线、突出学术和专业特色、突出社会效益为核心,坚定实施精品出版战略,科学研究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人群的阅读需求和特点,结合既有出版品牌和规划方向,精准细分读者需求,将内容产品划分为“观念市场、价值市场、大众市场”三个层级,实施垂直化、精细化、场景化运营。通过找准、贴近读者的兴趣点、关注点,推出有新意、接地气的阅读产品与服务。

  二要技术赋能,创新阅读产品服务。出版社以自身丰富的优质内容为依托,借助强大的智能化技术支持,可衍生出多种类型的数字阅读产品服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百科三版”依托数字化技术,同步推出网络版,实现了多媒体配置,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新媒体交互产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依托旗下知名期刊《三联生活周刊》的优质内容,打造“中读”APP;中信出版集团结合各垂直产品线方向,打造“信睿播客”等多个播客产品。近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文心一言等一系列应用纷至沓来,许多出版社也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制作了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该动画片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200多首古诗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诗词内容转化制作为唯美的国风动画。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联合国内外28家头部出版企业,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供以虚实深度合成为核心技术、打造新型文化消费场景的新型融合解决方案。

  三要打造空间,用好阅读基础设施。阅读文化空间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阵地,出版社一方面应建好自有阅读空间,另一方面可与社会各级各类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协同合作,强化其功能应用,通过打造出更契合新时代全民阅读需求的阅读空间来实现全民阅读服务效能的提升。如中信出版集团依托旗下中信书店,策划“女性主题月”系列活动,从知名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日记作品中汲取灵感,推出伍尔夫联名主题套餐,搭配餐厅创意场景设计,将书中描绘的作家故事,通过美食和场景复刻到餐桌上,成为可沉浸体验的读书生活。同时,中信出版集团在书店组织“致不被定义的你”女性主题阅读展陈、伍尔夫作品对谈、“来书店里过春天”烛光音乐会等配套主题活动,探索出复合文化空间运营新模式。

  四要创新方法,提升阅读服务质量。对标“深化全民阅读”这一更高层次的要求,出版社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推广方式方法上积极创新,提升全民阅读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效能,在全社会营造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让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中国出版集团策划“读者开放日”活动,在世界读书日期间,邀请广大读者、作者、媒体走进旗下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知名出版社,展示出版品牌故事和特色书籍,让读者领略各具特色的出版企业文化,展开深度交流。中信出版集团尝试跨界合作,延展阅读推广的边界,如与深圳航运集团合作,联合打造首个“海上数字阅读空间”;与比亚迪汽车合作,在4S店打造数字阅读空间,策划知识礼盒提案;与理想汽车合作,L系列三款车型车载核心数字平台“中信书院”APP等,助力推动出行服务新场景与数字阅读新应用的协同创新。

  (作者单位: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