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明师”之道赴“成长”之约

作者:余倩雯(教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19

  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指的是在婚姻生活中,到第七年便容易进入一段倦怠期。其实,职业生涯中何尝没有“七年之痒”呢?七年前,我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进入到教师队伍,如愿成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翻看照片,彼时雀跃的心情似乎还有迹可循,而在踏入教育行业的第七个年头里,我却时常感到迷茫。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的耳边总是回响着那一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或许,我的执教生涯也遭遇了“七年之痒”?

  或许是机缘巧合,这些迷茫和困惑都在这个盛夏邂逅《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讲堂》栏目的系列“名师成长自述故事”,“结识”多位“明师”之后得以开解。我称他们为“明师”而非“名师”,原因有二:一是我认为“名师”常有,“明师”却不常有。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应有3个进阶——合格的良师、盛世的名师、经世的明师。成为“明师”,几乎是所有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二是他们不仅是明白之师,还是明辨之师,更是明日之师。他们有学识,有理想,有情怀,有气象,真正做到了“生命”与“教育”共融共生。

  在这些系列“名师成长自述故事”中,“明师”毫无藏私,主动破译自己的成长密码,告诉我们“明师是怎样炼成的”。每一则故事读下来,我都在内心暗自惊叹:“明师之道,仰之弥高,如巍峨峻峰,实在高不可及,哪里是吾等资质平庸之人能够企及的高度呢?”可放下杂志,脑海中又蹦出一个既“放肆”又“大胆”的想法:“不试试看,怎么知道我不行?”毕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他们各自曲折精彩的“明师”之道在我面前依次铺陈展开,我骤然领悟:生而为师,谁都有坎坷、迷茫之时,但隧道口的光芒常常就在下一分钟的坚持里。

  如此,循“明师”之道,龙场悟道终有日;赴成长之约,道阻且长又何妨?

  耕耘“关键事件” 以课立身

  耕耘“关键事件”,是“明师”之道的必由之路。什么是教师生涯的“关键事件”?毫无疑问,当属课堂教学。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开东说:“在一次次的教育突围中,我恍然明白,课程之外无好课,如果不能把课堂扎根在课程之中,任何的好课都是空中楼阁。”对此,我深以为是。课堂是教师的生命线,作为教师,唯有扎根课堂,以课立身,以生为本,用心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潜心育好自己的芬芳桃李园,方能日就月将,臻于至境。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教学,让很多教师在进入对课堂和教材驾轻就熟的舒适圈的同时,也陷入囿于常规、不知进取、安于现状的成长困境;各级各类的荣誉奖项、与工资挂钩的职称评定,又令一些教师终日忙忙碌碌,看似表面繁荣,实则内里匮乏。以上这两种状态,都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姿态。仔细观察“明师”们的成长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明’之路”都是从课堂开始的。“课堂”,永远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实现专业价值甚至生命增值的阵地;而“研究课堂”,也就成了教师终身的使命与担当。

  在日常观课中,我常见到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反效的课堂教学怪象,如应景式的“花架子”课堂、课堂依赖式的“讲座式”课堂、轻重不分的“漫灌式”课堂、自我期许式的“拔高式”课堂……“低效的教”必然无法带来“有效的学”,学生在这堂课上的收获便可想而知了。“见不贤而内自省”,回想入职第一年,我的课堂教学预设性较强,教师“控场多”,学生“在场少”。

  一日,我偶然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曹勇军老师对教材解读的看法,深受启发。他说:“不是掏心掏肺地真正吃透,你就没有发自内心、由内到外的合理感、踏实感,就没有个体意义上的出神入化的透彻感和自由感!你灵魂中没有这样的东西,教学中你就没有力量理解和表达这样的东西。”之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课堂作为“试验田”,真正“吃透”教材,体悟“文本”,做到每一堂常态课都精心设计。我还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一核心、四维度、六环节”的阅读教学模式,追求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极碰撞交融,注重阅读过程中的结伴而行和相互提携,并以激趣、善诱、读解、重构、迁移、评价六环节串联阅读课堂。在那之后,我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光。

  安于“孤独沉潜” 专于“打磨自我”

  任何一种圆满,都曾承受千锤万凿的雕琢;任何一种璀璨,都曾经历百转千回的磨砺。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成功,其实都是蓄谋已久;那些你以为的驾轻就熟,其实都是有备而来。

  这些“明师”,早已是功成名就、名满天下之人,是最有资格“稍作休息”、宽以待己之人。但审视他们的成长经历,每每遇到艰巨挑战、陌生任务、发展瓶颈,他们不为之惊,不为之忧,不为之乱,不为之荡,全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孤独沉潜,专注于打磨自我。正是日复一日的“沉潜蓄力”,才换来了今日的“静水流深”;正是日拱一卒的“厚积薄发”,才换来了今日的“不断破圈”。

  孤独沉潜,理应成为教师的基本姿态;自我打磨,理应成为教师的日常信仰。沉下去,潜下心,不为浮名与金钱而焦心,不为职称与头衔而气躁,雕琢打磨,提升教艺,假以时日,必以厚积之沉潜,得薄发之璀璨。

  敢于“不断逃离” 刷新“人生标杆”

  “那些中途易辙、另辟蹊径的人生,比那种预设的人生,可能更有趣味。”读及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冯渊《不断“逃离”》一文时,我被这句话猛然击中。有人戏说教师是一份“一入职就望得到头的职业”,多数教师追求安稳的教学生活,不喜打破平静的生活,而冯渊老师却敢于“不断逃离”。也正因为“不断逃离”,他一直在刷新自己的“人生标杆”。

  除了“不断逃离”,我还从冯老师身上看到了一种优雅、一种从容、一种淡泊,颇有苏子“何妨吟啸且徐行”之姿。冯老师自叙他教了十五六年书才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问题,他淡然地说:“专业规划很有必要,但是不必急功近利。人生的风景很多,职业的风景也很多。我不后悔自己的懵懂。歧路上也有许多收获。而且,放在漫长的一生中,到底哪些是歧路还很难说。”冯老师的“金句”,总能给身处迷茫困境中的人带去顿悟和力量。

  最后,借用冯渊老师曾经赠予我的一句话作结:“成功,永远都是那些心底纯正的人的事。”我想,成长也是如此。我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七年,是不断遇到各种阻力,又坚定实现自我破圈的奇妙历程。未来,还会有无数个七年,我终会以“天下之至拙”战胜“天下之至巧”,不负韶华,不负教育,不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