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背景下的别样童年

作者:王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18

  我对我老家南通的历史越来越感兴趣了。这是一个游子的必由之路。更长时间的远行,意味着更多、更强烈的回望本能。当这种回望被固定成思维的惯性,家乡便如恋人般激起我无穷的探究欲望。

  大概在15年前到8年前期间,由于某些创作上的契机,我的书架上摆放了许多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书籍或史料:《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抗战时代生活史》,诸如此类,随着这方面阅读的增多,我萌生了写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南通人民生活的小说的念头。我开始有意识地搜集相关史料,譬如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的《江苏抗日战争史》、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的《江海烽火》、原中共南通县委党史办公室的《江海风云录》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这部小说在我脑中慢慢有了思路。

  是的,在为了寻找《芦哨声声》(长江文艺出版社)这部小说的创意而进行阅读和思考的前期,我并没有将它锚定为儿童小说类型,我只知道,我要写一部发生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小说。如果非要多说一点,我承认,我预先给自己规定过:它得“接地气”,携带我们那个江海平原特有的气息。

  当我在2023年的春节期间觉得已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正式开启这场创作时,我决定:把它写成儿童小说。原因很简单,在此前将近3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是在研究儿童小说创作。我觉得,在我作家生涯的这一阶段,我更擅长儿童小说创作,对它的兴趣远超其他小说类型,用儿童小说的方式来完成这个选题,是我对这个选题,也是对我自己、对读者最大的尊重。

  不管是不是儿童小说,这都是一部书写中国人抗击外侮的小说,同时,因为它书写的是上世纪30年代、距今已80多年的事,也应被归为历史小说。对于一部涉及抗日战争和近在眼前的历史的小说,我的创作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部小说的核心情节,写的是1938年南通沦陷后,军民联合抗击日军奴化教育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建立在史实依据上的合理虚构。南通史志网《日军肆虐海门纪略》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继对原有教育事业进行毁灭性的破坏之后,日伪在沦陷区开办伪校,强行实施奴化教育,消灭我国传统的爱国文化,推行殖民奴化教育,带来的灾害更为严重。”这是日军在南通实施奴化教育的史实依据。《江海风云录》第七章“中共江北特委的建立及其活动”中关于中共江苏省委领导南通地区人民抗战的文字:“省委目前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对于乡村游击战争的领导,创立许多游击的根据地”“应该不断的有计划的从中心城市中派遣优秀的干部特别是工人干部到各地乡村中去工作,首先应该派他们到各种武装组织中去,以加强城市乡村的领导”……这些,翔实记录了军民联合抗日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行动。

  史实为小说建立了坚实的理性支撑,接下来就是虚构的部分。这当难也是最难的部分。小说最容易的是虚构,最难的也正是虚构,因为虚构这门活计门槛极低,上至大学教授,下至乡巴佬,都可以张口就来、滔滔不绝,但与此同时它上限极高,即便《红楼梦》这样的杰作,也有人对它吹毛求疵。对我来说,这次虚构的难度在于:类似题材的作品如汗牛充栋,我能否提供一定的新颖性,以便让它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实话说,面对这样的难度,我没有绝对的自信,就只能尽最大的努力。

  当我对一件事情没有绝对的自信,情感会成为我勇闯天下的有力武器。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我尽可能多地让自己投入情感。我用了一些办法,让自己能够更多地在创作中投入情感。我把故事的发生地,安放在生我养我的那个小村庄,这还不够,我想象小说中那相濡以沫的一家人,他们的房子,就在我小时候生活过的那间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旧房子旁,这样,他们就成了我的老邻居;我一遍遍回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伴我成长的河流、树木、竹林、田野,我把它们稍微“折旧”一点,就是30年代它们的样子;我还回忆儿时做芦哨、吹芦哨的情形,与小伙伴们在晚霞中、在河水中嬉戏的场景,而这些,也是我家乡的父辈、我小说中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喜欢和擅长的游戏;因为儿时我跟姐姐的关系极好,我还把我和姐姐的情感,投射给小说中的多鱼和来金姐弟……如此,我感觉我成了故事里的人,行走在1938年被战争阴云笼罩的宁静小村庄,我便会感觉是在向读者讲述我自己的生命体验,每每把自己写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