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豚保护 展现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18
2020年秋,一段“长江江豚与黄鹤楼同框”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在视频中,成群的江豚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游弋,时不时跃出水面换气、捕鱼、觅食,江的对岸就是黄鹤楼,好一幅豚欢鱼跃、水岸清美的画面。看到视频的我不禁感叹,多年未见的长江江豚重现武汉中心江段,“微笑天使”回来了!
近年来,长江大保护政策落地、长江保护法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启动,这些举措毫无疑问将会有效促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到目前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多部门已经制定和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落实长江大保护政策,并且在生态环境质量和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等方面已经呈现出好的态势。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要“以湖北形象展示中国之治,以湖北故事诠释中国担当”。在此背景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积极动员谋划选题,并广泛调研,通过深入挖掘,了解到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恪守“国家的需要就是最大的需要”这一信念,凭借敢于创新和坚守的初心,默默奉献,勇于担当,从面临长江江豚种群持续下降、濒临灭绝的境况,到建立和发展长江江豚迁地和繁育保护理论及技术体系,逐步摸索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大江豚保护经验,再到现在作为“中国智慧”“中国样本”,为世界珍稀水生动物的“保种”及保护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策划编辑和编辑部因势而谋,反复讨论该选题的出版定位和范围,对读者需求和市场空间进行调研,考虑社内编辑资源能否匹配选题,并对出版双效价值进行判断,最终决定出版图书《长江的微笑:中国长江江豚保护手记》。这本书通过用“小切口”讲好“大主题”,向读者呈现了鲸类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也向全世界展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智慧。
一本好书的诞生,离不开精心的组织策划,离不开作者的辛勤耕耘,更离不开一个优秀项目团队的通力合作。项目立项后,出版社迅速成立了由社长、总编辑挂帅的项目组,通过开展系列主题学习交流活动,引导项目组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将“生态文明思想”和“江豚保护”这两大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全程参与书稿创作,为作者创作赋能,提供建议性意见,体现编辑专业服务水平。该书由专业科研人员亲自执笔撰写,实属难能可贵,但其语言习惯略显晦涩,不容易被大众读者所接受,这也给项目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这个难题,社领导带头动笔,对稿件结构进行梳理,对体例、文字进行把关、润色。项目组成员群策群力,对书名框架、内容篇幅、结构形式、主旨立意等反复讨论,使图书的知识性和文学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保障图书质量,出版社除落实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社领导“三审制”外,还邀请了行业专家审读和备案审读;发稿排版后,除了专业校对的三个校次,还通过组织读稿会等形式,进一步保障编校质量,编辑和作者也参与到校对工作中,王丁、郝玉江、邓正宇等几位作者经常是凌晨4点还在挑灯夜读,对稿件中涉及的数据、专业名词、文献资料一一核实;装帧设计由美术编辑对图片逐张校色,对版式严格把关,力求图书设计美观大方;印版文件印前审读时和责任印务人员检查确认,图书附件(封面、书名页、插页等)经过责任编辑、美术编辑、责任印务人员三级审核等。
正是对每个环节精益求精,使该书一经发布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社、长江日报社等媒体均参与报道,继而入选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湖北省主题出版重点选题、2023年12月“中国好书”。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本书从无到有,不仅凝聚着作者、编辑、策划人员的心血,更是一代代科学家坚守40余年,在壮阔的长江上,坚持发扬科学探索精神,实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止跌回升,书写国际鲸类保护的中国样本的生动诠释。
如今,全民参与江豚保护的格局已经形成,通过本书,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人心,能够以此来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生态资源及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我们出版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