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菜花开 写苍洱新篇

作者:黄婷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18

  “海菜花的故事就是洱海经验,就是中国模式。”在《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座谈会上,书中的主人公、国家水专项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孔海南这样说道。

  孔海南的这句话凝结着他和团队一起奋斗多年的心血,也概括了这部生态纪实文学作品的创作核心。海菜花是一种只能生活在Ⅲ类水中的沉水植物,是水质的“试金石”。而在图书作者朱大建的笔下,海菜花则带出了更多的故事。

  全新的意象:中国版的“老人与海”。这本书从沉水植物海菜花的消失与回归讲起:这种美丽的沉水植物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濒危,却又在近几年的大理旅游热潮中成为网红。这一转变的背后是长达数十年的洱海治理之路。以孔海南为代表的一批水生态环境学者驻守在洱海湖畔,与当地政府和百姓一起让曾经不堪重负的洱海逐渐恢复了清澈。

  这个故事被媒体称为中国版的“老人与海”。作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海明威所塑造的老人是一位与大自然搏斗的“孤勇者”。而孔海南这位被大理百姓称为“白头发”的老人,却是一位动员大家共同投身自然、守护自然的科学家。在这个守护洱海的故事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盲目索取导致“母亲湖”污染,到忍痛割舍种植大蒜、养殖奶牛、发展民宿,再到与恢复清澈的洱海学习相处,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探索平衡。

  这种全新的意象内涵,既是文艺创作加工使然,又是当下时代精神的体现。2023年5月,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传播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书写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感人故事、赞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四个方面的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方向。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出一批生态文学精品力作”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这部作品的文学内涵也有了更深的韵味,尤其体现在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上。

  延续的传统:在典型故事中写典型人物。朱大建是一位资深报人,也是一位耕耘多年的报告文学作家。他坚持写作应该建立在深度采访上,这叫“跳进去,跳出来”。厚实的采访基础孕育的是丰满的人物形象,而这也是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传统。

  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环境,也造就了典型的人物。这些人物所生活、所创造的场景成为他们所处时代的独有标志,而文学正是记录这些标志的方式。换句话说,能否为读者呈现契合时代气质的典型人物,或许是评判文学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无论是顶着一头白发、日行三万步勘察茫茫洱海的孔教授,把家安在洱海边、把论文写在洱海边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还是在洱海流域实行“抢救模式”时一天加上夜宵四顿饭都在工地上吃的基层干部,以及抓住时机建起牛粪处理工厂、总在清晨独自到洱海边散心的当地企业家,他们的形象与洱海保护的故事在这本书中被紧密联系在一起。

  精神的传递:海菜花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海菜花开》这部作品中,除了“治水人”的形象,被推到公众视野中的还有海菜花。从书名到封面,黄蕊素萼的海菜花都占据着这个故事的中心。

  在图书之外,海菜花也已成为洱海的象征之一。即便海菜花也生长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其他流域,但洱海边的人们为它注入的感情似乎让它具有了一种“洱海性”。

  在守护洱海这个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典型故事里,海菜花也成为一个符号,向世界传达着中国的声音。2021年,首届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召开,并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配套外宣活动以一年一次的频率召开。在洱海论坛上,孔海南深情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嘉宾讲述海菜花的故事:曾经他作为日本研究机构的学者代表来中国考察被污染的洱海时,被庞大而美丽的沉水植物群所震撼,便立下决心要回到祖国守护这片水域,用自己所学让海菜花回归洱海。

  海菜花的命运不仅映射着洱海流域人们的生活变迁,还体现了中国科学家们努力解决中国湖泊治理问题的中国智慧,以及向世界讲述中国环保故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