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有趣有温度

作者:陈楷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18

  我是一个编辑,萦绕在脑子里的往往是如何找到好的选题,而这一问题的本源应该是如何帮读者找到好书,关键则是——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一本书,好与不好,从读者的角度看,或许可以朴素地用是否“有用有趣有温度”来衡量。

  作为《奔跑的中国草》(福建教育出版社)的第一批读者,在编辑过程中我不时被书中人物的事迹、精神所感动,也不时跳出编辑的视角,从读者的角度思考——《奔跑的中国草》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有用:传递真善美,为时代明德。对于主题类文学作品,最大的用,最大的主题就是传递真善美,引导人向上向善。

  《奔跑的中国草》紧扣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爱,爱家,爱国。浓厚的家国情怀,贯穿于全书。1983年长汀的一次考察,改变了林占熺老师的人生方向——半途辞官从事科研,以草为伍,这一相伴,就是40年。菌草技术,解决了菌业生产中日益严重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级难题,为科技扶贫和生态保护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作家通过报告文学这一载体,细腻地呈现了林占熺和菌草团队“甘为撑伞人,为民遮风雨”背后的利他大爱、无私奉献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饭碗里”的家国情怀。

  同时,《奔跑的中国草》写的不仅是菌草团队的事迹,也在书写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与精神世界,在为读者呈现林占熺及其团队科技报国典范事迹的背后,也映照出时代的发展进步。

  有趣:走进生活深处,可读耐读接地气。一株草,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故事,一种使命,一个时代。这是《奔跑的中国草》最底层的行文逻辑和文本深度。

  什么是菌草?林老师为什么要发展菌草?菌草技术究竟有什么神奇?这些问题,注定了以菌草这个小切口来观照大时代的发展有其诱人的魅力。

  回到文学作品本身,有趣的书稿当然要有艺术性,要有可读性。塑造典型人物、传播先进事迹的作品忌讳的就是概念化、模式化、样板化,人物僵硬、不接地气,总觉得和普罗大众隔层纱。

  在这一点上,作者非常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和人物的烟火气,注意写出科学家作为“人”的普遍性。书中写到的林占熺的幽默风趣,写到的他对家人严格要求之下的悉心惦念,全身心投入科研的同时又对因科研不幸牺牲的弟弟充满愧疚等,都带着打动读者的生活和情感的力量——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邻家长者,这就是一个长兄如父的大哥!可以说,作者艺术地“端”出一个可感可知、可亲可近的人物形象。

  再如,作者通过文学的巧妙表达,或朴实或诗意地呈现林占熺老师和菌草团队攻坚克难的科研和实践过程,挖掘出单调科研工作背后的细腻情感,而且这些处处不经意间与民生、与家国天下紧密连接,从而让科学家的可贵精神能被广为欣赏、流传。

  报告文学的力量来自于真实,魅力则来自于文学。《奔跑的中国草》“有报告有文学”,应该算一本有趣的书。

  有温度:用心用情,温润心灵。有学者曾指出,文学创作特别是以人物为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伦理——作家写的人必须像“那个人”,是“那个人”。这就要求作家必须用心用情,理解他所写的人物,了解他的成长或者他做的事情,理解那个人的灵魂,唯有如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人物才会真实、生动,更有历史感。

  就这一点而言,《奔跑的中国草》对人物的塑造颇有深度、温度。“一次考察,影响一生”“从此难做平凡人”“凌风负雪见贞心”……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是带着惊奇、带着惊喜、带着感动写作的——对奔跑的草、奔跑的人、奔跑的时代,他发出了内心的赞美和歌唱。

  全书坚持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相统一,“梦之长”“草之劲”“人之风”“路之远”四个篇章一环扣一环,从“脱贫草”“幸福草”到“中国草”,把各类人事物放在国际和国内的政策、社会和当时的现实大背景中去刻画。作品中,中国草在奔跑——从福建到宁夏,到西部,从国内到巴新,到非洲,既是历史场景的再现,更是人物心灵的叙述,处处见人、见事、见情。

  相信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崇高的普通,什么是伟大的平凡,体会到投身于壮阔理想和高远追求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