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攻关 VOCs治理课题研究结新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06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公众的环保节能意识不断增强,适应绿色包装、绿色印刷的一系列新法律法规、标准施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理念发生根本变化。业内已初步形成“应治、能治、该治、必治,标本兼治、全程控制,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双管齐下”的治理理念,且该理念深入人心。
提出技术路线
既达标排放又经济适用
随着京津冀地区包装印刷行业的迅速发展,VOCs排放成为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一挑战,北京市部署科技重大专项“首都蓝天行动培育”课题《京津冀包装印刷行业VOCs深度综合减排治理技术研究》。该课题由北京印刷学院牵头,联合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华创朗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及北京工业大学4家单位,组成强大研发团队,经过3年多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此次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京津冀地区包装印刷企业的分布情况和VOCs排放现状,总结归纳VOCs现有的治理措施,分析各种措施的有效性及技术的先进性。结果显示,目前包装印刷行业VOCs治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治理设施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传统的治理方法往往效果有限,难以满足治理要求等,亟待改进,从而提出适合国内包装印刷行业中小企业既达标排放又经济适用的技术路线,并制定京津冀包装印刷行业VOCs深度综合减排治理技术方案,为企业选择最适合的治理措施,实现VOCs排放的全过程治理和深度减排。
该项目旨在解决京津冀包装印刷行业VOCs治理的痛点和难点,推动行业VOCs全过程深度治理,建立VOCs控制及深度减排示范工程,为区域联防联控构建技术体系,为京津冀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VOCs深度综合治理的一系列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和政策建议。该项目不仅为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为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改善和空气质量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推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实现《北京市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中的空气质量目标具有积极意义。据预计,该项目将带动京津冀地区包装印刷行业VOCs总量减排50%以上,对区域PM2.5和臭氧减排贡献率达5%到8%。同时,这些技术也将为其他行业,如家具、涂装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产学研紧密合作
京津冀协同治理
项目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包括4个方面。一是根据京津冀包装印刷行业VOCs排放及治理现状对全过程治理可行技术案例对比与分析研究,提出了优化方案。
二是研究京津冀包装印刷行业VOCs深度减排对其PM2.5及臭氧协同减排的潜在贡献,根据治理技术筛选结果和示范工程环境效益分析对京津冀包装印刷行业VOCs减排潜力进行模拟预测。通过控制VOCs的排放,有望实现多方面的环境效益,为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针对中小型包装印刷企业,研发包装印刷行业经济适用型VOCs处理一体化技术及装备、水性油墨乙醇排放处理及冷凝回收一体化技术及装备。针对中小型包装印刷企业排放浓度低、风量适中、间歇性的工况特点,一体机采用间歇式脱附,可根据入口废气浓度灵活设置脱附间隔周期,不但降低运行费用,还可根据废气成分灵活选择吸收介质种类及比例,对于混合溶剂、复杂工况均适用。吸附、脱附结合催化燃烧组合工艺对整个系统实现净化、脱附过程封闭循环,在满足排放要求的同时降低处理成本,从而实现热能回收再利用,进一步达到节能减排、循环增效的效果,对促进印刷行业绿色稳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四是建立包装印刷行业全过程VOCs控制及深度减排示范工程,以验证和优化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减排效果。选取北京顶佳印刷有限公司、河北智优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作为示范工程的建设地点,分别针对企业无组织排放特点,从源头、过程、末端3个方面综合治理。同时,由北京先行提出治理可行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应用落地河北、天津并进行示范工程建设,产学研紧密合作,体现出京津冀协同治理的优势。
未来,项目团队将以更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继续深入推进京津冀地区包装印刷行业VOCs深度综合减排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治理贡献力量,在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方面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美丽中国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