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必备十香菜

作者:徐永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2-21

  在我们江南一带,特别是故乡扬州,长期以来,每到春节,民间有炒十香菜的习俗。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炒一大锅十香菜,然后分装在瓶罐之中,随吃随取。为了口福的延续,好些人家,一鼓作气能炒两三锅的十香菜,确保能够从初一吃到十五。

  新春佳节,世人都图吉利,十香菜有十全十美的寓意。人活世间,谁都希望过上美满舒心的日子,希望实(十)实(十)在在,一个不落。再说了,春节期间人们摄入太多的荤腥油腻,使人产生年饱厌食的感觉。节日里,既要保持旺盛的食欲,又不亏待自己,也不损伤肠胃。于是,全素开胃的十香菜便理直气壮地走上人们的餐桌。节日里,早餐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着热腾腾的包子吃稀饭,再佐以一盘十香菜,真是妙不可言,赛过神仙。

  十香菜顾名思义,有菜十样,净素。其品种有咸菜、百叶、冬笋、木耳、黄豆、花生仁、胡萝卜、金针菜、豌豆苗、瓜姜等。具体内容可根据个人喜好任凭增减,其原则是:精致、好看、好吃就行。有一点要交代的是,千头万绪,重中之重,炒制十香菜,瓜姜是必不可少的。其实瓜姜是两种酱菜,瓜是菜瓜酱成的,姜是酱成的生姜片,酱园店里都有现成的卖。平日里,它俩各司其职,互不越位,互不干扰。到了春节,它们要强强联合了。春节前后,为了方便百姓,满足需求,酱园店里,这瓜姜是装于食品袋中,论份卖,专供炒制十香菜。就瓜姜来说,看似寻常,实在风味独特,还有起香开胃之妙用。少了这瓜姜,十香菜风味尽失,味同嚼蜡。这是地方特色,地域口味,也是传承。

  十香菜制作之际,咸菜先得切细、剁碎,冬笋、木耳、百叶、金针菜、胡萝卜也要加工成细丝,细如牙签,为的般配,这活颇见功夫。花生、黄豆先要煮熟,豌豆苗也需焯水,初熟,并挤去水分。瓜姜也得改刀,或丁或丝,马虎不得。

  烹制之时,十种食材,必须一样样下锅,一样样盛起。究其原委,一是各种原料所需火功不同,不可等同视之;二是保证各自原味充分释放,尽善尽美。最后将炒好的十种菜肴统统倒入锅内,让其实现期待已久、一年一度的热烈“派对”。待炒拌均匀,再依个人口味,加入生抽、味精、香油便可。其后的日子里,这道十全十美的十香菜,便全心全意、心无旁骛、低调而奢华地为人们的味蕾,开启一段新春美味之旅,打造一段幸福回忆之旅。

  炒制十香菜要舍得放油,不能吝啬,否则不起味,不出香。吃完十香菜,盘底是油汪汪的,这功夫才算到家。十香菜为啥好吃,受人欢迎?论色,有白、有红、有绿、有黄、有黑,真是色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论味,千言万语归结为两个字:鲜、香,鲜得使人食欲大振,香得令人拍案叫绝。

  记得小的时候,就着十香菜,我能一气连吃三碗大米粥。吃得尽兴的时候,一盘十香菜,竟吃得底朝天。十香菜好吃而不齁,空口也能吃,且是越吃越香,越香越入佳境。空口吃的时候,我们专挑胡萝卜和百叶吃,直到挑完,才肯罢休。吃完,咂着嘴,是说不尽的满足与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