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报的父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2-06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父亲和母亲经营着一个服装店,每年年底他最想做的是到邮局订阅报刊,而他每天最舒心的便是捧读一张张还散发油墨香的报纸。
报纸我翻了翻,实在看不下去,说道:“这有什么好看的?”
父亲说:“好男儿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通过报纸,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只读过小学的父亲看报遇到不懂的字便问我,有些不认识的字词就记了下来,待我回家做完作业不用字典的时候,他便一页一页查寻,生字生词旁边还作了注释,再抄到本子上。
父亲这些习惯,也深深影响着我,带着我读报,共同进步。
后来,生意不好做了,父亲就到省城打工,重活粗活累弯了腰,汗流浃背,但他常常趁着夜色回到寝室,背着重重的工具包,他仍要在街边的报摊上买一份报纸,晚上,冲了凉,他趴在床上细细地读起报纸上面的文字来,不时脸上荡漾起笑容。
岁月是首负重前行的歌,报纸文字悠悠,伴父亲度过孤独、空虚和艰辛。
不知不觉父亲老了,但他仍不肯停歇劳作,他找了一个巡库看鱼的工作,这一干又是好多年。
群山环绕,一到晚上,伸手不见五指,四周漆黑,能和他说上话的就是虫子、鸟,还有草木,晚上开着铁船巡库,近70岁的父亲劳累了一天,终于将船靠在岸边,用绳索将船固定,船在水上浮动荡漾。在狭窄的篷船里,父亲勉强钻进钻出,只能容他一个人睡下。
接着,父亲打开头灯,灯光映着父亲沧桑的脸,水边一盏渔火,临睡前,他要看一下报纸,报纸是他从水库管理处找来的。
与父亲相隔千里,父亲在这头,我在那头,思念一线牵着。
父亲给我打电话:“国外战火纷飞,还是中国安全,生为中国人骄傲!”
我说:“父亲的信息总是很灵通,不少信息都在我前面了解!”
那头的父亲笑着对我说,一张报纸,国内国外的信息都有,还能了解到健康和生活知识。
父亲在电话中说,用脖子写“米”字可以治疗颈椎病,每天拉拉杠也很好。我谈及,今年收入下降的现状,父亲又在电话那头开导我:“庄子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我惊愕:“父亲知识越来越渊博,让我这个经常发表文章的儿子汗颜?”
父亲说,这都是经常看报纸上的文学作品而学到的,又说万事都要想开点,再有钱,也不过一日三餐、晚上睡一张床的大小。
我总担心父亲的孤独和寂寞,父亲却对我说:“鱼儿在我的怀抱里/我在鱼儿的柔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