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脚连接土地 心传递真情

作者:本报记者 左志红 实习生 闫雅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26

李春雷

  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岁》,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等21部,中短篇报告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木棉花开》《夜宿棚花村》等200余篇。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被中宣部确定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春雷阵阵响,杰作频频出。”1月11日,李春雷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画:水北镇的新生活》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现场如是称赞。

  《江山如画》是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讲述的是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对于从事报告文学创作20多年的李春雷来说,这是一个新题材。但是,凭借扎实的采访功底和深厚的写作功力,李春雷以水北镇为缩影,描摹出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的生动图景。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该书创作情况采访了李春雷。


  记录乡村振兴“水北模式”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农村现代化,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现实课题。”谈及选择主题的初始动力,李春雷如是说。

  《江山如画》一书描写的水北镇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北区。作为一名北方作家,李春雷为什么会选择写这个南方小镇?“因为水北镇是先富带后富的典型代表。”他说。

  典型体现在哪些地方?“水北镇成立全国首个乡镇级别的本土商会,这本就是一个新事物、新趋势。水北商会的民营企业家在个人致富之后,用爱心反哺故乡。10多年来,他们在当地党委的引导下,组成商会,抱团回乡,有规划、全方位地建设故乡,从而使水北镇的所有村庄都发生了根本改变。”

  水北镇的做法,受到党中央的两次表扬,这也引发了李春雷的思考。在他看来,乡村的真正振兴,除了拥有清凌凌的水、绿油油的山、蓝莹莹的天,还要拥有坚实的产业,拥有与城市相匹配的医疗、教育、养老等资源。这些只靠各级政府的财力,现阶段仍显不足。而水北商会的实际行动,则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李春雷说:“这既是中国历史上乡贤文化的延续,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个可喜的、全新的风向标。”正是在思想上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使得他奋然南行。


  以小视角反映大主题


  为真实反映目前农村现状,客观描述农村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李春雷提前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学习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然后对水北镇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感觉心中有了一些积淀之后,才如履薄冰地开始了创作。

  “以小视角反映大主题”,这是专家对《江山如画》的评价。在创作中,李春雷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水北商会虽然是一个乡镇级别的商会,却有着300多名民营企业家会员,尤其是商会会长和十几位副会长,在各自经营领域已是翘楚。他们每一位背后的故事都很精彩,如何将这些生活素材用到最适合、最精准的位置,这是最有难度的地方。经过反复调整、尝试,最终,李春雷选择将这些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故事化整为零,融到水北商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去,从而带活了整部作品,收获锦上添花、点石成金的效果。

  《江山如画》实现了主题性、文学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结合,这离不开李春雷对人物和细节的细致描摹。在采访过程中,水北人的重义、直爽、淳朴、彪悍,都让他记忆犹新。幼年习润根吃肉片的情形,青年钱小云卖摩托车赚到第一桶金的情形,中年敖小海商会开会故意迟到的情形,老汉张强华和妻子简欠妹的日常生活,还有邹细保看到的那只灵动的小鸟……这些情节,在李春雷心中架构了一个新的世界,也成就了这部书。

  在结构上,李春雷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总体而言,可将这本书看成一棵大树,由落在地上的一颗红彤彤的果子开始,而后将镜头推送至大树的根系,再躯干,再枝叶,再果实,而后通览整个树冠,最后将视线从大树上移开,去眺望更远、更深邃的苍茫。”

  在文字上,李春雷更是发挥散文家的优长,追求精准、灵动、简洁和典雅,使文字呈现出了一种特殊的灵妙和芳香。


  为书写脚下大地而奔走


  李春雷向记者分享了他创作报告文学的经验与心得。他认为:“优秀的报告文学,该是辽阔、深邃而又朴实无华的,架构要奇妙,文字要精美,要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还要有精神上的深刻内涵。”

  如何创作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李春雷说,需要大量地采访,大量地阅读与研究,过程要一字一字地揣摩,最终实现质变,完成写作。在受访时,他多次提到“走”“真”“精”这三个字。

  报告文学被称为“走出来的文学”,李春雷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祖国大地上奔走。他认为,大道至简、天道酬勤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恋于斗室、懒于行走是无法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的。

  李春雷多次提到“真”字。“文学的根本,始于真情、真思,止于真情、真思。报告文学作家要沉下心、擦亮眼、倾真情、写真文。”

  李春雷还提到“精”字,“我对自己报告文学创作的要求是精准、精妙、精彩。”

  “未来多年,乡村振兴将是中国大地上最热烈、最动人、最斑斓的大事件,这必将诞生一个文学创作的百花园,新时代的报告文学将在这一过程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报告文学作家们将大有可为。”李春雷认为,新时代的报告文学作家更应开拓眼界、修炼内心、锤炼文字,怀揣一颗悲悯之心,为书写脚下的大地而奔走,去领略博大深邃,去感受漫天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