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为有功于祖国的人著书留史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26

丰收

  原名酆玉生。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协会主席,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王震和我们》获徐迟报告文学奖,《镇边将军张仲瀚》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和“天山文艺奖”,撰写的电视系列片《最后的荒原》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电视剧(片)奖,《西长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大家知晓“可可托海”这个略显神秘的地方,却甚少知晓那里的有色及稀有金属开发历程——可可托海有个世界最大的矿坑,富含世界级的宝石矿藏。

  作家丰收新作《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新疆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全面而深入地揭开这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艰辛采矿史,讲述特殊年代的国家记忆,再现可可托海建设者的跌宕人生。


  40年创作心愿“抽条长叶”


  丰收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二代”,他的父亲在沙漠与绿洲的拉锯战中摸爬滚打,终老一生。追溯童年,丰收感慨道:“壁滩种出麦子棉花,苹果树开花,又该搬家了,去另一处戈壁荒滩种树种庄稼。一座小城刚有了点儿城的身姿容颜,又去一处沙漠边建新城。无论怎样游牧新疆大地,却也走不出胡杨白杨护卫着农田的绿洲。”这也奠定了丰收书写新疆的“基因”。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谈及《太阳是一颗种子》的写作契机,丰收表示:“要为有功于祖国的人书写属于他们的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初,可可托海已进入我的视野。”丰收追忆道,彼时的自己,是下乡“宿星滩”兵团农场的一名农机技术员。那时农场穷困,丰收去阿尔泰深山老林里的矿山收购工矿企业淘汰的动力机械,有缘知道了几个云母矿、可可托海,还有漫山遍野的芍药花、草原菊、勿忘我……“印象最深的当数神秘孤傲的可可托海。”

  越是神秘越好奇,丰收坦言:“那时感觉稀奇得不得了。种子入心要发芽,冬眠、再次萌动,近40年才抽条长叶。催生的能量只有一个:有功于祖国的人,理应留下他们的大名。”

  在丰收看来,这些亲历者们扎根深山老林默默奉献,只为祖国复兴强盛。他感受着他们的激情、牺牲、爱情……其中在采访芦润善时,丰收一再被拒绝。因为在那个酷寒的冬夜,可可托海外线工、1952年山东参军进疆女兵芦润善,失去了最疼爱她的“小蛮子”——可可托海工程师胡久孝,在疏水工程黎明在即的前夜,倒在了酷寒的施工现场……

  丰收坦言自己非常理解她,“她难以走出那个冬夜。一天天,一年年,芦润善等着她的‘小蛮子’,一直等到现在……这是那个年代的爱情。在我们新疆,‘有毡房和墓地的地方,就有爱情的花朵开放’。”


  “口述史”和叙事体相结合


  不同于一般的报告文学,《太阳是一颗种子》选用了“口述史”和叙事体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这样的写作创新,丰收表示:“非虚构文学真实地记录历史,它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明天。”

  《太阳是一颗种子》收录了100多位亲历者的口述,其间采访很不容易,丰收坦言:“岁月尘封得太久,心灵深处的记忆每触碰一次都是一次疼痛的撕裂。于作者,每一次访谈都是一次灵魂净化。”

  《太阳是一颗种子》的口述史占到五分之二。在丰收看来,虽然每个人的记忆会因时间系数、情感偏颇而与其原生态“主观”导向产生偏差,但是那些刻骨铭心、催生心泉的记忆即便是水滴石穿也难有丝毫淡漠。“我一直相信,当事者的口述,还原历史真实的可信度最高。本书旨在还原历史真实的一部国家记忆,口述是其厚重的基础。”

  “我的哈萨克兄弟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和我说,我们可可托海,哪一个不是英雄!我抱住我的兄弟,泪水流了出来:‘好兄弟,你说得对……’”丰收很是动情地说道。他表示,星光满天才有璀璨夜空。“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正是一颗一颗星星样的‘小人物’,以他们善之根良之本的坚韧不拔成就了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绿洲是滋养创作的源泉


  “我喝天山雪水长大,天山雪水孕育滋养的绿洲哺育了我。”丰收坦言道:“我牵挂我的老家,高高白杨阡陌纵横的绿洲。绿洲于我,不是瀚海背景下的地理存在,它是根深蒂固的具象指认:小李庄、莫索湾、宿星滩。只要绿洲在,生活就会继续。”

  关注新疆的历史与变化,书写新疆的沧桑巨变——新疆这片热土不仅养育了丰收,更滋养着他的创作。他说:“五湖四海,南腔北调,混血的绿洲大地化育青春,不经意间的耳闻目睹,春天升腾的地气,冬日蕴藏的热流,经久不衰的库存记忆,在那么一个时日突然就鬼使神差地从库存的某个角落蹦跶出来,冲动地要我把他们隆重推出。”

  目前,丰收手头正在创作的一部新作是《棉的中国传奇》,“写咱们中国的棉花,中国不是棉的原生国,但从前年开始,新疆棉花的产量已经占到国家的90%以上,我要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在丰收看来,新疆的秋天,最有气势的还是霸蛮得连天接地的棉田。

  “愿广大年轻写作者们能扎根基层努力创作,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在第七届“天山文艺奖”颁奖典礼上,获得贡献奖的丰收结合自身经验说道。在他看来,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只要有耐心、有恒心,愿意吃苦、愿意接地气地去创作,遍地都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