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主和作者心灵交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26
梁衡先生是作品入选大、中、小学教材的当代作家之一,是穿越新闻、文学、政治、科普,创建人文森林学的跨界高手。由梁门高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董岩历时6年呕心沥血撰写的梁衡传记《孤帆觅渡》刚一面世,我就收到董岩快递的签名新书。
捧书在手,我反倒不急,慢慢享受阅读,两个多月以来见缝插针地读了两遍。接下来我反复细读,有思有感的段落、句子用红笔勾画出来,有些在文旁空白处写下简短感言,还另纸做了200多处的故事、好句、好段索引。
我虔诚地拜读《孤帆觅渡》,觉得自己就像与梁衡先生和董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汇,给我以感悟和力量。
《孤帆觅渡》是一部成功的名人传记与名作品读相融合的范本。在我看来,《孤帆觅渡》在以下几个方面亮色夺目:
一是构思新颖,以传主生平六大阶段即故乡成长、边塞磨炼、记者生涯、新闻管理、大报总编、“中休”生活(梁衡先生视退休离岗为“中休”)为经,以家境与性格、现实与梦想、顺境与挫折、新闻与文学、为官与为文、政治与美文、情怀与境界、时代与追求为纬,采取客观叙述+访谈+日记独白+年谱多维组合,让读者眼前一亮。
二是追求“写真”,置传主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既翔实叙述光彩业绩,也不忽略人生逆境受冤流泪、煎熬、上访,报社值夜班写检查、凌晨就诊,对自己“吝啬”、忌讳等“另面”,通过大量细节描写、故事讲述、照片穿插和精当议论,“呈现立体多面”“活”起来的传主。
三是情感叙事,亲情、爱情、友情贯穿全书,同学情、同事情、同志情、师生情感人肺腑,爱故乡、爱职业、爱祖国、爱人民、爱先贤、爱党、爱伟人、爱红色经典……此情此感扑面而来,令人荡气回肠!书中“让普通读者产生情感交流和心理共鸣”的文字比比皆是。我读到梁先生奉调进京前老母亲拄杖从几里地外走过来试探“你能不能不走?”那一节,不由得热泪盈眶。
四是突破传统,不被“生不立传”的框框束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和人文关怀去烛照现实社会生活,呕心沥血地为时代优秀的标杆式的传主“生而立传”。诚如作者在接受政邦茶座主持人高明勇采访时的作答:“时代在发展,在物质丰盛的当下,需要精神的滋养,需要温暖的光亮,需要用心的关照,给人鼓舞和勇气。这些光亮来自哪里?来自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同在当下的时代人物,他们平凡又非凡的人生,能够激励人心,不断进取,这样的‘生而立传’,能利他利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五是创建符号,从梁衡先生这位早已经被人们贴着“跨界高手”“政治散文创建者”“文武兼备”“大家”乃至他本人拒绝接受的“大师”等等标签的名人身上,发掘、提炼其生长的精神标识,立足时代发展“新创”并传播梁衡这个当代人物文化符号,昭示其榜样的教化、激励作用。
《孤帆觅渡》
董岩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