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 开辟未来

作者:张缘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26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是其中唯一延续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2002年春,我国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项目由科技部立项作为国家“十五”到“十四五”重大科研项目,涉及考古学、历史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20多个学科,60多个单位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该工程。到2022年5月,此项工程进行了整整20年。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距今5500—3500年间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和权力强化程度的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四个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中心性遗址为研究重点,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和周围地区聚落分布调查,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需要解决几大关键问题:一是中华文明何时形成?有多久的历史?二是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中原王朝为引领的一体化趋势是如何形成的?三是中华文明为何会走出一条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道路?四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有何特点?五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居于何种地位?

  经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一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就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背景和原因,得出了以下认识: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二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溯源中华文明,为我们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源泉,为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本书围绕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个突出特性,从考古实证出发,带领读者探究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背景和原因。本书的四位作者均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亲身参与者,乃至主要负责人,是阐释“中华文明起源”这一宏大、重要主题的适当人选。本书的出版,能够向读者诠释何以中国,带领读者理解何为文明,加深读者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认识和感悟,对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树立坚强信心。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

  《溯源中华文明》

  王巍 等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