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路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6
新媒体技术引发的复杂舆论环境要求新闻传播人才的思政引领站位更高、立场更坚定、辨别能力更强。为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华东政法大学、河北大学等兄弟院校新闻传播学院共同打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平台,开展“黄浦江—宝塔山—太行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等沉浸式教学活动,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路径,培养“四向四做”新闻舆论工作者。
寻溯中国新闻事业始发原点
站在历史的视角去追溯新闻业的发展脉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直接的方法和途径。在上海、延安和西柏坡,来自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河北大学的90名青年学子站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始发原点与关键节点,同频共振、遥相呼应,用新时代的视角去回顾中国新闻事业的壮美篇章。
在上海,《新青年》作为最早在中国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它的编辑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发行《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一系列党报和刊物,传递着党的声音;在西柏坡,党中央和毛主席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她享有“两个务必”诞生地、“赶考”出发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的盛誉。
建设新时代优秀的新闻舆论人才队伍,需要用联系科学看待中国新闻事业的“古今”,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把握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脉络,体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
融合不同培养主体资源优势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创新的一套科学理论体系。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教育起源于陕北公学时期的新闻课程和“老延大”新闻班,这样的历史传承、红色资源正是学院立院之本。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资源整合是学校、学院在不断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主线贯穿学生培养始终、融入专业课堂过程中的自觉实践。通过资源要素的调配、体系结构的调整,学院构筑起“以红色文艺活动为引领、以学生文化活动为重点、以社团文化活动为补充”的第二课堂育人新格局。
学院汇聚思政教育资源,以“政产学研”协作机制推进高质量思政平台、师资和项目建设。持续6年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研与产教融合论坛,探讨专业思政育人前沿问题,与西安碑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国宝名碑脱口秀”直播项目受邀录制《国家宝藏》,与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陕公后人复唱“黄河大合唱”文艺党课被《延安新闻》报道,直播全平台观看人次逾200万。学校通过与政府、兄弟高校、红色场馆等多类别教育主体共同构建的思政教研共同体、资源共享平台,打破学科与专业界限、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推动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入“社会大课堂”,有效实践、充分锻炼。
助力课程思政教学全面升级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和归宿,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命活力的来源。学院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与教育数字化、行业智媒技术变革深度融合,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内容、环节、方式的时代性、精准性。
现场教学的目标是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魅力讲清楚。将课堂融入历史场景之中,结合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红色经典、红色电影和红色戏剧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党的革命斗争史、生产实践史、新闻事业发展史,让学生们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回应时代命题中彰显其理论生命力。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认清新形势、新问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报道原则;从微观层面引导学生精进新闻业务,通过“去概念化”的“师生共创”,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调动、知识实现充分活化。
现场教学不局限于线下,学院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数智赋能”打造自主学习、时代感强的实践教学资源。率先开发、应用传媒院校思政虚拟人“闻新勇”以及“灵溪”思政智能问答系统;通过汇聚高校企业、实践基地、红色场馆优质线上资源,建成红色案例20部;“青马学堂”“西法大红色新闻班”等思政平台发布学习内容100余项,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理念、课程、活动的数智化升级,提升课程思政的时代感、吸引力。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机制的深层次改革,创新场景化、沉浸式、融合性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路径,融合线上与线下、联通过往与未来,为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