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周四推理俱乐部”
高龄侦探团的故事还在继续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1
说实话,在现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还能有这种类型的推理作品面世,而且还如此畅销,确实让人意想不到。印象里,只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马普尔小姐探案”系列才是这种风格。
“周四推理俱乐部”(接力出版社)中的人设问题,我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儿,谁规定破案只能靠年轻人?都是偏见罢了。当然,这帮老人的身体确实是够好,心理素质也是一流的,也许和人生经历有关系?毕竟3部小说加在一起也只是表述了主角很少的一部分人生经历,还不是全部的主角,所以感觉这个系列可以写很长。下面分别简析3本书。
这系列的第一本书就叫《周四推理俱乐部》,没有副标题,故事也相对简单。大家身边发生了事情总不能不闻不问,而且大家本身就是推理爱好者,当然这与书中人物的经历有关,所以介入真正案件的理由就显得自然。就案件本身来说,虽然设计得比较复杂,但整体张力不大,还不能算绝对要读的小说。
系列的第二本书有了副标题——活了两次的男人。从标题上就可以大概判断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作者写出了自己的风格,也把系列作品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就单体书而言,整体线索的复杂性增加了,而与主角本身的身世安排也更加紧密,各方面人物的协调性也更好,理顺了一些关系,这就为后面系列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侦探团的人员结构也趋于合理,基本上该有的人员类型都有了,避免了如果剧情需要而必须要出现天外飞仙一样的人物出来救场来解决问题的尴尬场面。最后故事的结局处理也是合理的,保留了一些可以后续利用的材料。
系列的第三本副标题是消失的子弹,和一部国产悬疑电影重名。这也是一个旧案件叠加新案件的事件,当然事件的复杂性要超过本系列第二部。案件本身处理的合理性也增加了,侦探团的每一个成员基本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没有过分突出主角。当然各个人物的个人经历穿插其中也让故事本身没有那么枯燥。案件破解依然是传统方式,毕竟侦探团的年龄设定,不可能实现真正邦德那种形式的破案过程,也不能出现英雄一样的人物,所以细致的过程就必不可少。这一点做得比较好,小说没有出现拍脑门破案的情节。
相对于一部分推理小说而言,本书的节奏相对缓慢,人物对话也显得絮叨,这一点主要是人物设定决定的。书中穿插的各种英式幽默应该也是为了缓解这一点而特意设计的,所以说作者在这方面还是有清晰认识的。
另外,所谓系列作品就是要有统一和不统一的结合,也就是主角团的统一和破案方式的不统一,本系列已经3部了(简体版),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出现新的破案类型。这其实非常重要,不知道后续作品会不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呢?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本书都附带“剧本杀”,成本也增加了不少,点赞!
高龄侦探团和他们的伙伴们还在破案,而我们一年一部的等待也在继续,加油吧,老年侦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