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心文集》

喜于沧海得遗珠

作者:高承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1

  一代硕学通儒王葆心的遗著——《王葆心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该集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湖北省重大文化出版工程《荆楚文库》项目,长期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王葆心(1869—1944),字季芗,号晦堂,晚号青垞。湖北省罗田县人。辛亥武昌首义时,与革命党人周泽春等在天津筹组天民社,创办《天民报》。1912年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主编《湖北革命实录》。1922年至1926年,执教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均为武汉大学前身)。1928—1934年,任国立武汉大学教授。其间,曾于1923年兼任湖北省国学馆馆长,1932年任湖北通志馆筹备处主任,与甘鹏云、龚宝琳共同主编《湖北文征》。1934年任《湖北通志》总纂。1938年避难故里,任罗田县志馆馆长兼《罗田县志》总纂。1944年因病去世。病逝后,其旧友董必武送挽联“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

  王葆心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治学主张义理、文章、考证三者并重,尝谓“有棱有脊,方可言学;有本有渊,方可言识”,并以“表彰微隐,而发扬民族之幽光”为职志,笔耕不辍,在经学、文学、史学、方志学、教育学等领域均有卓然建树,生平著述甚多。其中,《经学通论》一度引起日本及欧美各国汉学家重视;《古文辞通义》被古文专家称为“百年无此作”“今日确不可少”之书;《方志学发微》集方志学之大成,更是近现代方志学的开山之作。

  王葆心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但是其著作只有少数几种,如《古文辞通义》、《方志学发微》(前三篇)、《重修湖北通志条议》、《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虞初支志甲编》等曾公开出版,绝大多数未曾印行,且部分已经散佚。遗存的书稿,现主要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馆。这部分著作多为未定稿、未完稿,有的一稿多题,有的内容重复,体例极不统一,且历经岁月侵蚀,稿纸腐烂,字迹模糊,整理难度非常大。将其全部整理编辑出版,无疑是一项宏大而艰巨的工程。

  值得庆幸的是,在王葆心逝世80周年之际,由冯天瑜主编并作序,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图书馆等学术单位相关专家精心整理的12卷本《王葆心文集》终于问世了。文集是以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王葆心遗著为重点做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其中多数为首次整理出版,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文集收录较为全面,可以反映王葆心在经学、史学、文学、方志学等领域的非凡成就,彰显一代国学大师的风采。同时,它的出版,为王葆心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王葆心生平、学术概貌、治学方法、学问旨归等,必将推动王葆心研究的深入发展,且对湖北地方文化研究乃至中国学术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