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出版与国家发展大局契合点,推出更多优秀作品

作者: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施高翔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1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出版界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厦门大学出版社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要找准图书出版与国家发展大局的契合点,在落实编书育人基础上,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


  一、如何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守正创新中解读文化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顺应新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2023年,厦大社出版的《〈论语〉思想学说会通研究》是现代学者对《论语》比较新颖且系统的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学术探究和撰述实践,走近返本开新的孔子,大而全、美而野地识读《论语》;《诗经诗解》则创新体例,以诗论诗,开创解读《诗经》的全新方式,进一步激活其生命力。

  在立足地方中用活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亲自指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延续福建文脉作出了重大贡献。厦大社立足福建省,用好用活海洋文化、朱子文化、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出版《闽南传统建筑》《福建理学史》《现代中的传统:菲律宾华人社会研究》,策划《福建海洋文化》《闽南通史》《闽南话传播史》《海外华人华侨文献汇刊》等选题,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思想精髓,对于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探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如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提质增效,提升图书质量。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出版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大学社具备专业基础和学者资源的显著优势,应在提高出版质量和水平上作出表率,不断提升选题策划质量和图书编校质量。首先,要充分利用积累的学术资源,加强中长期选题规划,强化选题论证制度建设。其次,选择专业能力、学术水平、写作能力都具备的作者团队,从源头上保证书稿质量。再次,切实落实三审三校,严格流程管理,提升编校人员业务能力,在编辑校对、装帧设计、纸张印刷等方面坚持精品标准。

  深度融合,助力产业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和网络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更广阔的空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发展大趋势,推动出版深度融合是壮大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关键之举。厦大社必须紧跟时代潮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

  首先,借助现代化技术丰富学术出版的产品形式,以知识服务的形式更直观地呈现学术产品,提升产品的应用价值。厦大社聚焦高校主题出版项目、高校数字化教材及教学融合服务、古籍文献及专业化知识整理应用等,打造学术数据库、有声读物等精品工程,推出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的融合出版精品力作。其次,创新内容营销方式,以用户为中心,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搭建多元、立体、融合的媒体营销模式,实现分众化、精准化传播。再次,培养复合型优秀出版人才,建立适合融合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为数字化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保障。最后,推进组织结构调整和管理创新,建立适合融合发展的管理模式,将数字出版的资源及业务流程与传统出版业务整合起来,对数字内容协同编辑、数字资源管理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三、如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以学术出版走出去为着力点。学术出版作为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能够传递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学术出版走出去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作为我国学术出版的主力军,大学出版社要重视学术出版走出去,助力中国理论、中国学术走得深、传得远,不断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厦大社发挥自身学术出版优势,成功输出《精确电纺直写微纳喷印制造技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等多种图书版权,其中《房地产大转型的“互联网+”路径》《前生源化学条件下磷对生命物质的催化与调控》《新周期与新金融》为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作出了应有贡献。

  以转变话语叙事为切入点。探索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话语叙事,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厦大社和“不见外的老潘”——厦大美籍教授潘维廉合作20多年,出版了相关图书10余种,其中“魅力老潘”系列图书图文并茂,包括《魅力厦门》《魅力泉州》《魅力厦大》等10种,向全世界讲述了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策划的《老潘的中国生活(汉英双语)》远离了宏大叙事,从一名大学教师的日常生活入手,将他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理解和感情融入日常,尝试一种全新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通过在华外国人讲述的方式,有利于搭建中西交流对话的桥梁,让中国的国家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和生动。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出版界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把“七个着力”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