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3位制片人谈:
和《鸣龙少年》共同成长的日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0
近日,电视剧《鸣龙少年》在优酷迎来会员大结局。在老师雷鸣(张若昀饰)、桑夏(黄尧饰)的带领下,鸣龙实验中学高三11班的5位同学迎来期待已久的收获时刻,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岁末年初之际,“鸣龙少年”发光的青春,燃升了整个冬日的温度。
“虚实”结合描摹热血群像
《鸣龙少年》聚焦高考这一国民议题,将11班作为众多学生和家庭的缩影,让观众与剧中角色共同见证了一场深刻走心的蜕变。该剧从当下的社会现状里打捞出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真实多面的青春样貌和浪漫热血并存的梦想憧憬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
为了给创作“抓根”,在剧本创作阶段,剧组曾调研走访了超过300个家庭,结合深度走访调研时获取的真实人物原型,选取了5个具备戏剧化可能的人物故事和原生家庭案例进行再创作。比如,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李燃、随母亲再嫁渴望逃离的程雨杉、因家长极强的掌控欲而深感自卑的禹洋等。
这是一项漫长而繁复的工作。采访中,哇唧唧哇制片人曾赟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展示了手机中编剧团队密密麻麻的调研记录,每一条记录都意味着人物创作的一次“更新”。她表示,几乎在每一个人物角色和家庭设置的背后,都有着大量的真实故事为戏剧化做填充。
优酷优象工作室总经理周照中进一步介绍,编剧团队前期为主要人物画了比较大的几个框,之后不断地根据采访内容去做填充,让人物变得鲜活、丰富起来。“比如江晴朗这个人物,我们一开始想了一个方向,就是高知家庭的孩子会不会有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带着这个方向细化采访,集中收集相关的细节故事,逐渐地给人物注入血肉。”
为了让年轻演员能够演绎好这些角色,剧组带着20多位年轻演员集体到达拍摄地长沙,进行了为其两个月的集中训练,每位演员都要反复解读剧本、解读人物、看参考片,在训练中找回18岁的感觉,找到与角色相似的一面。
丰富的信息量、细腻的现实质感成为《鸣龙少年》叙事的一大特色。该剧总制片人尚娜表示,剧中每一场戏都经得起推敲,被很多观众称为一部“不能快进看”的剧。
在“实”的基础上,《鸣龙少年》又建了一层“虚”,用具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营造了电影感的故事氛围。它体现在每集独特的前序导引和完整讲述里,体现在颇具漫画感的剪辑花字和道具置景中,也体现在拍摄、灯光、配乐等方方面面。
“很多观众称看这部剧相当于看了‘30部电影’,每一集有它自身的视角、内部结构、情绪关联,都有它的语义象征和表达。”正如尚娜所说,“我们想要深入就一定要浅出,在外包装上一定也要花心思,要让大家先能看下去才能再说别的。”
观照时代“升级”校园题材
虽然以高考为外壳,但是《鸣龙少年》并没有展现一个老套的逆袭故事,而是以一种“万花筒视野”,呈现出整个现代社会的人间图景——同龄人之间的关系、代际关系、师生关系等,并透过这些关系,点点滴滴地折射出社会中的多种议题与焦点。
尚娜介绍,从最初做剧本创作开始,已经把整个作品的目标定义为“看上去是讲教书,其实是讲育人”。因此,该剧引入了心理老师桑夏这个重要角色,作为情绪疏通和疗愈的出口。“一方面是当下的校园教育里,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很多学校都配有心理老师;另一方面是当前的社会压力大,很多人都有心理层面的问题,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成为一个可以寻找到自我独立人格的人,是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展现出来的最终落点,也是我们对现代社会时代脉搏的把握。”
“不只是当下的学生朋友,还有年轻人,以及更大年龄的人群,都可以通过一个所谓的校园剧找到自己生活、工作困惑的解法,这是我们比较大的野心——每个人都曾是‘鸣龙少年’,我们能不能再给自己的人生破破题?”周照中说。
也正因此,该剧拓展了教育话题的新空间,塑造了校园剧的新风格,实现了青春剧在创作视野和立意格局上的质变。“很多同行会觉得校园题材的天花板没多高,我们觉得不服。没有哪个题材的天花板就是低的,只是说大家都还没做到位。”在周照中看来,《鸣龙少年》把行业认为“不过而已”的项目做出了突破,关键是它“从校园走向时代,通过高考的切口引领时代情绪”。
《鸣龙少年》的一鸣惊人,也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作为平台方,优酷对好内容给予了充分的支持,曾赟介绍,在第一次拿着剧本与优酷沟通时,优酷就以最快的方式响应并达成了合作共识;尚娜也谈道,从追加预算到保障宣发,优酷给出了对创制非常包容和支持的态度。在尚娜看来,这部剧就是“一群有冒险精神的高手之间的对决”,碰撞出了一次有新意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