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研究院《2023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报告》分析显示:

市场需求旺盛 下沉增长明显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雪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0

  数据来源:猫眼研究院


  2024年伊始,元旦档电影票房就以15.33亿元创造了新的元旦档票房纪录,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14.11亿元,市场占比为92.04%。中国电影元旦档的亮眼表现,给2024年开了个红红火火的好头。透过日前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看到中国电影市场回归繁荣的同时,也看到了更多新变化、新趋势、新动能。

  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强势复苏态势,优质内容供给与极大释放的观影需求共同推动大盘上涨。《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49.15亿元,市场回暖之下,观众整体观影意愿被激活,全年观影人次达12.99亿,创近4年来观影人数新高。其中,观看多部影片的比例达到近4年最高水平,折射出市场需求旺盛。

  在供给端,国产片成为电影院的绝对主角。《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国产片占总票房83.8%,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73部,其中国产影片50部,年度票房前10名的影片也均为国产片;相较之下,进口片2020年后日渐式微,仅占全年票房的16.2%。

  在消费端,观影人群也发生新的变化。在12.99亿观影人次背后,下沉市场、亲子观影、25岁及以上女性观众为2023年电影市场带来增长动力。《报告》显示,2023年各级城市票仓分布总体趋于稳定,但从新用户画像结构来看,新增用户更偏年轻、偏四线城市,下沉市场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与此同时,《熊出没·伴我“熊心”》《长安三万里》《八角笼中》等具有教育及娱乐意义的影片,直观带动家庭多人观影,带动整体购票画像较往年更偏年长女性。

  与此同时,观众并未对越来越长的电影时长产生抵触情绪,2023年过亿元影片平均时长超2个小时,近10年超20亿元票房影片平均时长为132.2分钟。可以看出,优质长内容并未在碎片化时代被放弃,放眼全球范围,年度TOP10热门影片时长同样超过均值。

  在渠道端,2023年影院建设放缓,新建影城同比更下沉。《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影院年度增速放缓,新建影院主要分布在低线城市。近两年间,三、四线城市新开影院占比超过一、二线城市,达半数以上。

  此外,过去一年,若将IP视为电影吸引观众的重要“抓手”,那么,档期、粉丝仪式感、影片质量,则是促成电影高票房及评分的关键“推手”。从《报告》中可以看到,2023年度首日预售TOP10影片,主要为档期和强粉丝仪式感影片,如2023年12月30日上映的《一闪一闪亮星星》凭借“跨年仪式感”话题,更大程度激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情。同时,年度评分率TOP10影片则集中在粉丝属性高的影片,同样反映了粉丝对影片的强推动作用。而年度想看—购票转化TOP10影片,则集中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奥本海默》等高质量影片中,可以看出,如今观众愈发理性,会综合映后口碑来进行消费决策。

  过去一年,高票房背后是中国电影题材愈发多元、兼具现实主义与艺术创造力,电影创作者们正逐步找到属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下沉市场的崛起、宣发渠道的创新、女性观影比例的上升,也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随着电影创作与消费者双向奔赴,推动市场稳中向上,也将为电影行业2024年的发展提供鼓舞力量与方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