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

重山越后加“数”前行

作者:张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0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的第十个年头。从“相加”到“相融”,网络视听行业涌现出一批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案例、新模式。可以说,网络视听行业已经进入“智媒”发展阶段,智能视听生产也已敞开大门。


  聚焦共通情感 打造优质内容


  过去一年,《狂飙》《漫长的季节》《长相思》等网剧火爆“出圈”。这些优质作品无论从题材选择、叙事风格还是人物塑造上都契合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聚焦人物成长,给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情绪价值。一方面,观众渴望看到更多观照社会现实的优质内容,在脚踏实地的故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另一方面,观众渴望得到更为简单纯粹的娱乐体验,在文艺世界里寻找真实的生命体验和情绪价值。

  这启发我们,网络视听的生产者应着力于创造属于大众的文艺,用大众听得懂的方式讲述大历史命题下的小人物命运,创作和普通人“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品,拒绝悬浮式的乐观主义与极端的悲情叙事,创作满足老百姓日常娱乐需求的优质多元内容,以及轻松温暖合家欢的作品,这应当是文艺创作最值得把握和追求的东西。


  技术强力驱动 赋能“数智”视听


  随着人工智能(AI)辅助网络视听行业提质增效已成为普遍现象,快速发展的AI技术不仅丰富了用户的视听体验,也为视听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比如,智能IP剧本评估、流量预测、虚拟拍摄制作等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有效地帮助创作者提高了工作效率。元宇宙的出现也为各种新型视听产品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和舞台。

  新的一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普及将更为深入到影视生产、制作、传播的全流程,深刻改变人们的视听表达方式,也将为更多专业生产者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充分落地提供技术性的可能。内容生产者应迎接挑战,促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视听产业的创新发展。AI提高的是下限,打开的是上限,这为未来创新网络视听行业工作者的涌现创造了机会。


  加强行业监管 做好守正创新


  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工具的颠覆式创新,尽管一开始总是“领先一个身位”,但法律和制度终会“补位”。例如,AI参与创作过程使视听产品的著作权归属和保护范围模糊,行业监管政策需明确AI创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同时,AI相关应用可能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应加强AI企业监管,确保数据安全。监管政策的完善和调整对AI技术赋能网络视听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各方都应积极参与网络视听生态的治理,让技术“跑得快一点”,专注驱动提质增效,让监管“走得稳一些”,保障行业的守正创新。

  任何新兴事物在经历快速增长后,都离不开行业的监管。正如这两年飞速发展的直播带货行业,为了维护健康的网络生态,需要主播的自律、平台的严格审查、政府的严格监管以及法律的严厉惩罚。只有铲除直播乱象的生存土壤,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重山越后,网络视听行业将以崭新的“数智之姿”启程。新的一年,生产者们将在聚焦共通情感的内容、形态创新上下功夫,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多元主体将积极布局数智化赛道,探索转型发展、健康发展的可持续之路;行业监管政策也将追赶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所领先的“身位”,让著作权、隐私权等问题不再成为行业发展的羁绊,由此,共同绘就2024年网络视听发展的新画卷。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