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厂评剧团承办“扫黄打非”进基层主题演出30余场——
舞台搭到哪儿 宣传阵地就建到哪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14

河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主题演出现场。 河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河北省“扫黄打非”工作开展,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主办,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团承办创演了河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主题演出。
今年以来,大厂评剧团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文艺主题宣传宣讲30余场,线上线下受众达10余万人次,实现了受众广泛、效果显著的工作目标。
主题突出 全面展示工作成果
河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主题演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展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成果,特别是河北省“扫黄打非”工作成果。
节目以歌曲、舞蹈、情景朗诵、微短剧、戏曲、杂技等文艺形式为主,通过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内容,宣传“扫黄打非”方针政策,普及“扫黄打非”基础知识,展现“扫黄打非”工作成果,唱响“扫黄打非”宣传品牌。
演出分为三个篇章,主题突出,寓教于乐。第一篇章“净网 护苗”以宣传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打造绿色、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第二篇章“秋风 正气”以宣传打击盗版侵权违法行为和假媒体假记者假记者站为主要内容。第三篇章“信仰 兴邦”以宣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为主要内容。
歌舞情景诗《不忘初心·清朗家园》表达了“扫黄打非”战线的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赤诚之心;歌曲《感受纯真》、情景剧《开学第一课》描绘了少年儿童在绿色、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快乐成长的幸福画面;情景短剧《基层站点故事》《关爱》展示了“扫黄打非”工作者为营造清朗的社会文化环境,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作出的积极贡献。
深入研讨创作 全力打造文艺精品
河北省委宣传部对主题演出给予了充分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今年以来,河北省委宣传部反非法反违禁处多次对节目主题、内容、质量提出明确要求,4次赴大厂进行现场调研审查,对演出内容、章节划分、节目形式等工作,事无巨细地提出修改意见,给予大量精准的建议,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为情景短剧等语言类节目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真实案例。
同时,廊坊市委宣传部组织专门力量,多次到大厂实地调度创作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对节目案例和涉及的法律法规予以具体指导。
大厂创作团队对主题演出高度重视,大厂县委宣传部成立了主题演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具体工作。大厂评剧团组织骨干力量全员上阵,分别成立歌舞、语言、情景、戏曲等4个节目创作专班,倒排时间、紧盯节点,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全力以赴打磨,从最初创作的22个节目中,精选出16个节目,历经联排6次,对活动流程和语言、情景类节目修改20余次,最终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主题演出。
创新宣传形式 有效提升社会影响
为保持“扫黄打非”进基层宣传力度,扩大覆盖范围,近年来,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大厂评剧团将创作的“扫黄打非”精品节目融入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群众文化活动、下乡惠民巡演、彩色周末等各类演出活动中,并通过讲解“扫黄打非”知识、发放“扫黄打非”宣传品等方式,持续提升宣传效果,年均演出达到30余场,线上线下受众高达20余万人次,形成了“扫黄打非”进基层文艺宣传宣讲常态化机制。
今年9月12日,“扫黄打非”进基层主题演出录制完成,并在10月18日晚,为参加河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现场会的全省“扫黄打非”工作者代表进行演出,得到与会代表高度评价。
用文艺形式宣传宣讲“扫黄打非”工作内容和成果,演绎“扫黄打非”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冲突,让观众产生共鸣,基层群众觉得不枯燥乏味,不仅听得进,而且听得懂。情景短剧《文化执法日记》,把文化行政执法队伍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的辛苦付出和“扫黄打非”的政策法规讲得明明白白。《“护苗”直播室》真实反映了家长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抨击了网络诱导青少年打赏行为。这类接地气的节目受到基层群众一致好评,实现了剧团的舞台搭到哪儿,“扫黄打非”的宣传阵地就建到哪儿的良好效果。
下一步,河北全省将通过多种形式组织观看本场演出,同时,刻录光盘下发,以创造可持续的更好更强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全省“扫黄打非”工作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