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借势聚力 唱响文明“新风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14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五松镇“扫黄打非”办公室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相伴童行 护苗成长”活动。安徽省铜陵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什么书籍啰,可以看啰;什么游戏啰,可以玩啰。正版书籍喽,可以看啰;益智健身啰,可以玩哟……”近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五松镇,义安区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正朗声歌唱由铜陵非遗牛歌特色改编的《“护苗”新歌》。
位于铜陵市义安区西南部的五松镇,常住人口5.3万,是全国文明村镇,安徽省美丽宜居百强(乡)镇,也是安徽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近年来,五松镇紧紧围绕“扫黄打非”主题主线,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复兴少年宫、镇全域治理中心平台三大阵地,建设“扫黄打非”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工作制度,坚持高标准,多措并举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落实落细,全力筑牢“扫黄打非”基层防线。
全要素保障 构建网格包保机制
“扫黄打非”工作牵涉多领域多环节,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谁来抓、谁来管,如何确保有成效。五松镇宣传统战委员阮志恒提到,为推进制度机制创新,走出一条集成、集约、共享、实效的路径,五松镇成立了以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揽、领导挂帅、站点落实、全民参与四级联动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镇里通过重心下移、职能下沉,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城区网格治理体系,建立了镇、村(社区)、小区三级管理机制,完善职责分工、线索举报、信息收集、派单处置、协调联动等工作流程,全面构建村(社区)、城管、公安、物业、楼栋长五位一体网格包保机制。目前,镇里落实专兼职网格员54人、楼栋长201名,打通“扫黄打非”群防群治“神经末梢”。
同时,在五松镇年度考核评比中,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强化“阵地、制度、队伍、经费”全要素保障。
全方位联动 撬动各类要素资源
“扫黄打非”工作并非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战”。永葆这项工作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扫黄打非”铁军。
为加强“扫黄打非”基层队伍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扫黄打非”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五松镇“扫黄打非”办公室精心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以沉浸式“讲述+交流+答疑”模式,组织班子成员前往国家级、省级示范点参观研学,定期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云培训”,掀起线上线下学习热潮。
结合工作实际,五松镇“扫黄打非”办公室还与网信、公安、文旅等单位横向联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在落实镇、村(社区)两级专兼队伍的基础上,五松镇“借势聚力”,撬动各类要素资源“为我所用”,积极动员治安联防队、文艺宣传队、志愿者协会等群众组织,发动离退休老党员、文化能人、乡贤、“五老”等骨干力量担任志愿巡逻员、信息员、监督员、协管员、宣传员,形成专职+兼职+志愿者的三位一体“扫黄打非”工作队伍。
“镇里现有各类志愿者队伍12支,300余人,诸如‘红领巾’宣传队、‘银发’宣讲团、‘金凤凰’文艺小分队等,为‘扫黄打非’工作增添活力和动力。”五松镇文化站站长姚世华说。
如此,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一道触及末梢、牢不可破的防线破土而出。
多渠道推广 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扫黄打非”工作要真正推得开、“驻”得下,必须通过接地气的宣讲形式,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场所,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同频共振。
今年以来,五松镇统筹用好户外广场、农贸市场、主题公园、数字创意文化园等基层公共文化场所,通过阵地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推、活动联办,在辖内广泛开展“护苗”“秋风”“净网”等专项行动,成功举办“网络安全课”进校园及“我是护苗宣传员”签名倡议等主题活动20余场、“扫黄打非”主题实践活动42场、主题书画和收缴物品展示等活动13场。
此外,镇里结合经济普查、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把“扫黄打非”的内容和相关知识及法律规定,印刷成小手册,累计发放“扫黄打非”宣传折页8000余份,提高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熟悉和了解,增强群众共同体意识。
镇里还突破传统宣传模式,利用大众喜爱的传播方式,编写原创《铜娃说扫黄打非》《扫黄打非扬正气》《铜陵牛歌·护苗新歌》等曲艺作品,组织演唱队动情演唱,同时增加相关公益广告的投放。
多平台结合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据了解,五松镇充分整合辖区文化和阵地资源,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基层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平安建设、综合治理等紧密结合,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双平台,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在深入推进基层“扫黄打非”工作中,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十分重要。以数智赋能为导向,五松镇将“扫黄打非”与全域社会治理智慧平台有效融合,构建“扫黄打非”工作“发现—交办—整改—反馈”闭环运行机制,以线上高效发现问题助推线下精准快速处置,为“扫黄打非”工作监督安上“千里眼”“顺风耳”。去年以来,完成发现劝离游商摊贩12次,其中涉及未成年人宣传品发放1起。
线上有妙招,线下也有创新。五松镇依托党校、清风课堂,开展以“扫黄打非”宣教为主的主题党日活动;围绕“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将净化小区文化环境纳入物业考核指标;组建“扫黄打非”商圈联盟,邀请辖区商户参与其中,规范经营承诺签订率100%,吸纳书店、快递员、网管等各类“护苗”志愿者30多名。
此外,五松镇还发挥“五老”队伍覆盖优势,进一步拓展辖区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线索收集渠道,借助社区邻里中心打造“助苗成长公益课堂”“娃娃巡逻队”等一批品牌活动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委坚强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基础保障有力’为路径,夯实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让正道新风的理念融入五松镇每一寸土地。”五松镇“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孙航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