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畅通

助品牌出圈出海出色

作者:本报记者 王勤祝 小霖 见习记者 牟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06

对话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部主任、北京印刷协会融合创新小组组长李鹏(左一)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栗延秋(左二)

  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夏南(右二)

  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东(右一)


  纵观行业各领域的发展,无处不体现着融合的理念。也正是借力融合,出版印刷产业实现了更为快速、有效的发展。如何找准产业链、创新链“双链”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在第五届中国出版印刷者大会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部主任、北京印刷协会融合创新小组组长李鹏与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栗延秋、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夏南、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东围绕“聚力创新链·全融合”主题进行专题对话,启发思考,让众多与会者意犹未尽。


  特色突出 走好融合发展路


  在本届大会全融合的对话环节,由出版单位出版部负责人提问,与3家各具特色的出版印刷企业有关负责人侃侃对谈,可见议题的精妙设计。出版印刷企业创新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之中,可见“破圈”“出海”“出圈”等极富融合寓意的关键词。

  “面对如今的行业大环境,台上作分享的三位代表是先行者,台下在座的代表是实战者。此次专题对话,即是向出版印刷行业的先行者和实战者致敬。”李鹏的娓娓道来,揭开了全产业链研讨深度融合的序幕。

  在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中,其不仅注重印刷本身,更着眼于整个产业链的拓展。“我们不断延伸服务链条,为出版社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的解决方案,逐步形成了以综合印刷为基础,教育服务和包装印刷为两翼的多元化业务架构。”栗延秋认为,多元化布局不仅仅是业务范围的扩展,更是服务链条的延伸。盛通印刷通过建立多点的生产基地、搭建盛通出版服务云平台、配套高效的供应链以及完善的服务系统,不断提升整个集团的协同效能,激发各个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潜能,确保资源得以最优配置、产能得以充分利用。

  如果说盛通股份侧重于集团化整合后盘活协作及分公司管理,那么坚持走出去战略,推动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化的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则致力于“扬帆出海”。夏南介绍,爱德印刷去年精装书产量达2500万册,其中超过800万册发往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和地区。早在2015年,爱德印刷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非洲服务中心,2018年建立肯尼亚服务中心,并于2020年正式动工埃塞俄比亚分厂建设。“爱德非洲客户的订单需求呈增长趋势,我们认为非洲市场仍会继续增长。”夏南表示,未来,爱德印刷希望通过非洲分厂的建设,发挥海外分厂的优势,提高爱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印刷集团走的则是另一条融合路,尤其突出印刷文化品牌建设。周东介绍,上海印刷集团青浦印刷基地通过整个园区场地改造和规划的重新调整、布局,打造了“一本书是怎样制成的”工业旅游项目。项目里有博物馆的参观互动、研学活动,以及贯穿印刷工艺的印艺工坊。“作为印刷文化内容供应商,我们以提供印刷文化内容的方式获得相应收益,让合作伙伴去营销和运营。同时,聚焦老字号、老品牌和非遗品牌建设,例如与上海老字号华丰铸字跨界合作,运维老品牌建设中的中华、商务和新华的印刷文化传播,非遗品牌中的字体设计等。”周东如是说。


  模式探索 提供可参考路径


  除了分享“出圈”、“出海”、出色的印企探索经验之外,本场专题对话还进一步研讨了出版印刷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该往哪个方向走。在李鹏看来,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单一走向、单一维度、一往直前的,而是有上升、有回落,重要的是如何蓄能,看清方向,保持向上发展。

  “在实现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各个公司都在努力前行,所有的困难都是成长的契机。”栗延秋深感集团化发展历程中,持续完善信息系统、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要性。她认为,不同板块之间的协同是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关键。盛通通过成立产、供、销等部门组成的提质增效小组,可以明显感受到质量的提升、订单处理能力的增强以及交付时间的缩短。同时,针对多元化业务的需求以及印刷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拥有更多跨领域的专业人才,保持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

  面对目前国内印刷走出去,尤其是涉及海外建厂或投资,爱德印刷的经验是,充分调研投资所在国国情、政治形势、外汇及税收等各项政策,深入分析投资所在国及周边市场的开放程度,尤其需要考虑投保海外投资保险。夏南介绍,在宏观风险方面,投资所在国发生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暴乱、违约等政治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投保海外投资保险,赔付比例可达95%。并且政策性扶持比例也较高,保费扶持可达50%,给走出去企业做了很好的风险托底。客户方面,保险公司可为出口企业提供客户企业的资信调查、国别行业风险分析、海外投资咨询和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而在业务经营日常环节,可考虑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中国出口企业在货物或服务贸易出口项下的应收账款。

  实打实的建议,让国内印刷企业走出去有了防范风险的实操方法。而针对印刷企业跨界文化创意领域,周东给出的建议是,一定要在文化品牌打造上下功夫,经年累月,苦心孤诣,打磨成品。比如上海印刷集团的“映坊”文化公司,专门承接文化展馆内容策划和设计服务,同时提供各类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设计定制,旗下的“尚映”品牌,专职服务于各类文创产品。

  “当品牌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将其移植到文化地产板块。文化地产对外出租、招商可以由‘印坊’冠名。”周东表示,今年年底,上海印刷集团预计有6块市区场地能挂上“印坊”地产品牌。通过文化的积累,在市场上以资产运营的方式争取印刷文化的收益,是上海印刷集团正在探索的模式。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