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华省直书店升级打造文化场景后,读者感叹——
书店像一座述说郑州历史的博物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30
书店里处处呈现郑州的历史。 河南新华省直书店 供图
“两扇厚重的玻璃弹簧门,随着顾客出入来回摆动,高高的屋顶悬挂着不同种类的挂画,有窗明几净的宽阔楼层,有排列整齐的丰富书籍。”这是河南新华省直书店过往留在读者脑海中的记忆。如今,老书店旧貌换新颜,其守旧刻板的严肃被清新素雅的新形象替代,受到众多读者表白和好评,这里俨然成了河南郑州花园路上一处新的“打卡地”。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有着近40年历史、存放着许多人童年美好记忆的河南新华省直书店,探访其升级打造文化场景的缘由。
旧貌换新颜 书店新气象
进入书店,入口处有一硕大的花园路名称源起简介墙,站在二道门可以看到书店整体装潢宏伟大气,古风蔚然。原木颜色的货架桌椅,方鼎对称的吊顶造型,展现出书店稳重而严谨的风范。在沉静的色彩烘托下,正对面一个个展架整洁大气,一层层书籍造型别致,彰显出书店儒雅宁静的气质。
“好久不来省直书店,这里变化真的很大,走在木质地板上,浓厚的复古味道、怀旧的文艺风扑面而来。这里感觉不仅像一个书店,更像是一座表达郑州历史的博物馆。”一位“80后”读者连连感叹。
站在书店一楼中心位置仰头观赏,书架上展示着8处特别的古风灯箱,似水墨画般的景象引得读者纷纷驻足观望,这是省直书店重现的明清时期郑州最负盛名的8处自然人文盛景——“郑州古八景”。八景的掐丝珐琅画和书店中轴线背景墙上展示的郑州“曾用名”一起摆放,从管城到荥州,再从故市到郑县,“曾用名”给读者讲述了郑州的发展史。书架下面摆放的《郑州市志》《郑州黄河志》等书籍,引得不少读者驻足。
环顾书店,最抓人眼球的还是要属红色学习强国体验专区,整个环境借助郑州解放战役老胶片、灯箱和电视,通过图文、视频、音频资料,凸显“红色郑州”,尤其是橱窗周边画布上的那首《郑州解放之歌》,时刻提醒后辈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拾级而上,印着《夕阳楼》的装饰藏在书店二楼拐角处。“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一个稚嫩的孩子正在读这首描写郑州古代名胜的古诗。专区里,从灯箱画到诗词书籍,从古代文化到近现代文学,这里是属于读者的文艺海洋。
跟着很多买教材教辅的家长走上二楼,悬挂灯箱上竟然印着“鸿鹄之志”“宾至如归”等成语和插画,“这些耳熟能详、流传甚广的成语都源自郑州,都是郑州深厚历史文化的独有标签。”书店副经理侯春芳向记者介绍。
文化服务多 阅享新空间
记者探访书店时,有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给读者的图书打包,熟练的手法像是刻在了骨子里。这位工作人员姓马,是一位拥有20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据她介绍,书店每周都有特色阅读服务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忠实读者。“我们最火的活动是《二十四节气》科普知识小课堂,通过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小课堂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收获新知、收获快乐。”
记者采访当天,正值重阳节前夕,这里正在举办每两周一次的“艾在金秋”系列活动,书店特地邀请了“申氏”艾灸非遗传承人申春娴来讲课并给读者体验。
“把艾草点燃,然后固定在艾灸架子上,远处无火熏疗,这个过程真的很舒服。”“做完感觉身体热热的,在书店能体验到这种传统医学活动感到很新奇。”特色艾灸体验受到不少读者的点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这次中医体验活动中,孩子学得开心,家长体验得也开心。”申春娴表示。
“店内活动是书店服务于大众的其中一部分,我们定期还会精选经典图书组织惠民活动走进校园、军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让没有时间来书店阅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多读书。”侯春芳说。
10月24日,书店发布了一部4K原创宣传片《一缕书香 一场邂逅》,通过精美的画面和优美的配乐,将书店的特色、服务和阅读体验完美地呈现给观众。“我们想要表达对阅读的热爱和坚守,和市民对阅读和文化的尊重。在数字化时代,我们依然要相信纸质书籍的力量,要珍惜重视书店这一重要文化资源,并通过更多的活动和创意来推动阅读的普及和深化。”书店经理杨建纯表示。
场景改造忙 迈出新步伐
在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舒适的阅读环境加持下,省直书店正逐渐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会客厅。然而回顾历时5个月的改造过程,杨建纯直言“不容易”。
按照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打造一个书店,点亮一座城市”的思路理念,省直书店要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历史人物、英模人物中提炼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方案,将场景体验和服务体系进行全面提升,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入口”。
而省直书店的升级改造具有两大特殊性,一个是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机关行政单位较多,是政府单位的直供书店之一;另一个是历史悠久,具有40年历史的省直书店,反映着郑州城市的历史变迁。“改造任务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让文化内容能够入脑入心。”杨建纯说,这次升级改造,力求通过文化元素的植入,打造一个根植于历史长河、富有人文精神的书店。
为了确保改造顺利进行,书店管理人员对郑州地域古今人文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和梳理等,提炼与门店业态关联紧密的文化内涵,分析书店装修后开业两年的销售数据,分类洞察客户群体、纵横比较图书类别,筛选非图产品,在品类调整的方案基础上列出文化场景打造的思路。管理人员还通过多方市场调研和顾客调查,收集目标客户群体的文化背景、阅读偏好、购书习惯等关键信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门店升级改造方案。
基于这些信息,省直书店文化场景升级改造最终定位为“郑州记忆”,通过挖掘郑州的红色革命文化及传统历史文化,提炼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社区书店”属性的区域中心型沉浸式复合阅读书店。“记忆是每个城市的灵魂,而书店这次进行的全场景更新就是城市记忆保护的方式。我们的目的是让读者一进门就能看到郑州的古老景象及怀念城市的故事,在润物细无声中向读者传达我们的经营理念。”杨建纯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