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把质量意识融入出版工作全链条

作者:本报记者 张雪娇 实习生 肖云仂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30

  中少总社的编辑人员正在校对图书。 中少总社 供图


  “新修订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判定和计算方法》标准发布后,我社及时安排了编委会专题学习,并把新标准传达到每个编校岗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室主任陈博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品质量是生产企业的根基,对于少儿出版企业更是如此。

  中少总社在图书出版工作中要求全部出版参与者提高政治站位,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功德心和“要给孩子最好的、把最好的给孩子”的仁爱心为感情基点,坚决贯彻全流程质量管理,出版质量近年来稳步提高,获得了市场和读者的广泛认可。


  搭建整体制度框架体系


  编校是出版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直接关系到图书的质量和影响力。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版社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图书编校质量,以提高图书的市场竞争力和读者信赖度。

  早在2020年,中少总社编委会就以出版质量为牵动,参考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和行业颁行的关于出版工作的法律规章制度、条例规程办法,以及每年的专项出版质量管理工作等,研究制定了涵盖选题策划、论证、编校、设计、印装到产品质检、读者和市场反馈全链条的编辑出版制度框架体系。

  陈博向记者进一步举例,比如在编辑出版业务制度方面,中少总社制定了包括选题论证管理办法、书稿校对工作规程、书稿审读工作标准等10个相关管理办法,在质量管理和效益评价制度方面,制定了图书质量管理办法、图书出版业务中心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实施细则等7项相关管理办法。

  同时,针对儿童读物的出版特点和实际,中少总社编制了3个审级各有侧重的具体工作规程。

  可以说,宏观规定规程和社内编辑出版制度框架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少总社开展出版工作的遵循。


  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


  图书出版涉及策划、组稿、编辑、校对、设计、印刷等多个环节、多道工序,需要多名人员、多个部门配合共同完成。当前,中少总社已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流程质量管理制度,为该社质量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而言,在选题确认之前,策划编辑和编辑部会判断选题是否符合出版社出版定位和范围、对读者需求和市场空间进行调研、考虑社内编辑资源能否匹配选题,并对出版双效价值进行判断;选题策划方案要依次经过编辑部、出版中心和总社编委会三级论证;稿件组织完成后要经过三级审读,重点选题和专业稿件还要邀请专家审读和备案审读;发稿排版后除了专业校对的3个校次,编辑和作者也需要参与到校对工作中;印版文件需要经过印前审读和责任印务人员检查确认,图书附件(封面、书名页、插页等)的三级审核;蓝本检查、装前样书检查、入库前成品抽检、入库检查、送社样书检查等。

  中少总社要求所有新版图书要在出版后3个月内完成出版质量自检,中少总社出版质量管委会也会约请编校专家核检。此外,中少总社除了对重印图书的例行检查,每年还要求按不低于20%的品种比例进行出版质量检查。新书的全部质检和重印图书的按比例质检已成为该社开展出版质量管理的专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中国出版协会制定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和《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中少总社要求书稿的三审和质检都是针对全稿(书);社内出版质量合格标准严于国家标准。该社还建立了针对市场和读者的意见反馈机制:社里设置了固定的出版质量投诉电话和专用电子邮箱,每件投诉都能得到及时稳妥回应。


  建立出版质量管理档案


  为保证和提高出版质量,中少总社建立了出版质量管理档案。纳入档案管理的包括全部新书的质检结果、按比例质检的重印图书质检结果、读者质量投诉记录及反馈等。

  对此,陈博表示:“建立质检档案一方面可以全面掌握总社出版质量,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读者阅读权益,维护总社出版声誉;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编辑工作能力和出版水平就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的过程中提高的,不重复错误就是减少错误,对于提升出版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业务交流和资讯共享,中少总社出版质量管委会还定期整理发布编校工作简报,在总社协同办公平台(OA、企业邮件等)发布。陈博介绍,截至2023年9月,该社已发布130期编校工作简报,由典型差错汇集而成的“错题本”成为编辑的案头必备。

  同时,中少总社还建立了业务交流工作群,即时解答工作疑问、发布编校经验资讯等。

  编校业务培训是提升出版质量的重要保障,中少总社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度“出版融合发展旗舰示范单位”,出版业态涵盖书报刊网,编校人员是总社最为重要的构成。在中少总社党委的领导下,编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总社有关工作机制(如编委会)和职能部门(如总编室、印务部等)配合。根据工作需要,中少总社开展新入职编校人员培训,每年安排编校人员续展培训等,推进编辑职业晋升通道建设,开展编辑职业资格审验,要求编校人员全员持证上岗,并按出版质量管理规定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对于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和保障出版社长远发展也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中少总社的做法是,每年对于质检零差错图书的编校人员予以奖励,同时将出版态度端正、工作质量一贯良好的编辑列入重点培养对象,通过激励措施引导编校人员树立良好的图书编校质量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打造更多精品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