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才女李清照

作者:朱向泓 王富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27

  作为一个章丘人,李清照对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每每行至百脉泉公园,总会情不自禁抬头仰望立于公园至高点的易安雕像。她手执书卷,秀眉轻蹙,沉吟着千百年间的星河变幻。

  近日,新书《雪里春信李清照》(济南出版社)吸引了我的注意,封面上的一幅海棠蛱蝶图让我不由得想起那首《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全书以李清照一生过往为轴,以不同时期作品为点,将她的每一段人生和她的代表词作融合在一起。作家周舒用一行行本真自然又韵味十足的文字,引领读者进入栉风沐雨的大宋王朝,那个风华绝代、柔中带刚的李清照也徐徐浮现在眼前。

  周舒在自序中说,本书的写作过程也就是自己寻找李清照的旅程。周舒不仅把李清照看作生活在书本里的千古才女,更是把她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灵魂。“她有着什么样的父母和家庭?岁月的成长锻造了她怎样的品性?她的欢乐从何而来,她的忧愁又是因何而起?在那个动乱的朝代,李清照的生命历程和人生感悟远比今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在寻觅她的过程中,我只求能够更加接近”。

  按照李清照的生平时间线,作者呈现了不同阶段下,不同词作的背景故事。在李清照的漫漫人生路上,有少女时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天真烂漫;有少妇时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闲愁;有不齿丈夫弃城而逃所发出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心灵呐喊;还有劫后余生“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的肝肠寸断;更有《打马赋》中“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的壮志难酬。值得称道的是,作者不仅描述了李清照的个人生活,还将李清照放在历史大背景下解读,用她沉浮的一生,与大宋的枯荣兴衰互为映照;不仅引领读者回顾了李清照的一生,还着意挖掘了她身上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家国情怀。

  周舒从李清照出生写至辞逝,从原生家庭到岁月积淀,深度追溯剖析她的家人、家庭、时代背景等能够直接影响其个人品格形成的因素。她的文笔自然飘逸,丝毫不艰深晦涩,镜头感十足,读起来就像是看一部纪录片。

  滴滴墨珠在纤纤素手下妙笔生花,阕阕妙词在千古传诵中历久弥新。李清照或灵动婉转或意蕴深沉的字字句句,今天读来仍叹为观止。而李清照本人,就像旧时代一颗倔强的苍耳,虽力薄势微,却不甘逆来顺受。她用才华不断证明、突破着自己,也用自己曲折的一生去主张、去引领女子勇敢探寻更广阔的天地。我们也因此透过千山万水和一程又一程的风雨,看到了那个活在大宋的、独一无二的千古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