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诗人加入中国作协”的深远意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27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中国作家网发布了中国作家协会2023年新会员名单。其中有火爆网络的55岁“外卖诗人”王计兵;有今年6月热播电视剧《长风渡》的原著作者墨书白。
既有送外卖的一面,也有写诗的另一面,实现谋生与丰盈精神世界的平衡——“外卖诗人”的走红,见证了“平民表达”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成名壁垒,让普通劳动者有更多的机会成为公众注意力的焦点。不论是“卖菜大姐画油画”,还是“农民工大叔弹钢琴”,抑或爱好写作的育儿嫂范雨素,普通劳动者对文学艺术创作的渴望与追求显得那样耀眼。
每个人都有多种可能性,职业不能束缚角色扮演。在业余时间,一些人摇身一变,和做本职工作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接地气的外卖小哥和有些神秘感的诗人原本并不搭界,“外卖诗人”却将二者有机融合;那些有灵气、有温度的文字,在流量社会得到了迅速传播。
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文字或许没有那么华丽,表达或许没有多少技巧,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丰富的人生阅历、质朴的心声与深刻的感悟,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以“外卖诗人”为代表的“平民表达”,不仅传承着《诗经》“劳者歌其事”的写作传统,也是在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我手写我心”的当代写作。
“外卖诗人加入中国作协”不仅是中国作协对个体的肯定与认同,也是对“平民表达”的接纳与尊重。哪怕学历不高、哪怕没有体面光鲜的职业、哪怕没有高级职称,只要有优秀作品,外卖小哥也可以加入中国作协。科幻、悬疑等不同题材的网络文学作者顺利加入中国作协,也见证了中国作协评价“指挥棒”的转变。
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自己最好的作品,而不是追求某种普遍的、理想化的标准。”
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社会中,“外卖诗人加入中国作协”犹如一面镜子,告诉我们“诗和远方”并不遥远,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独一无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