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抓住阅读思考关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做好小学科学教育的加法,不仅要培养小学生阅读科学书籍的兴趣和良好习惯,还要有动手探究、实验、设计和制作的兴趣和能力,也就是动手和动脑同时开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从小到大保持着对自然的好奇,对整个世界所有事物全方位的好奇,以及不受约束、追求自由、热爱动手实践的本性,引导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万物里的科学》丛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把小朋友的视野和思维,或者引向广阔的太空,或者专注身边的昆虫,有四季轮回的科学,也有水的生活与生命,既有人类身体的奇妙探寻,也有动植物的奇异生命……一个个小故事叠加起来,呈现给小朋友的是丰富神奇的大千世界,但是又不失小朋友的视角和奇奇怪怪的有趣想法。还有每个小故事后,一个可以动手的机会,或者做有趣的验证实验,或者制作模型,探究其中的奥秘、体会其中的道理。帮助我们的小朋友,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既知道科学知识,还知道科学知识怎么来的、科学何用、如何用科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应用、科学探究、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当然,科学的世界是一个不断探索的世界,本套书给孩子的是吸引、是引导,把他们带进科学的殿堂。但真正能让孩子成长的,还是父母的陪伴,老师的启发,所以,我也真心地希望,父母和老师能一起来陪伴孩子阅读。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这套丛书也是很好的参考书,借着本书阅读,可以帮助设计更有趣的活动,激发孩子更多的好奇和问题。
外研社的书,除了翻译质量好,还有就是保留原文,书中词汇标有英文,故事也是双语阅读,相信“科学+语言”的组合,能让小朋友在有趣的科学中不知不觉提升了英语语言学习的机会和效果,为增强国际视野做好坚实的语言基础,也是儿童时期双语开发大脑的好媒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在科技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的今天,从娃娃抓起,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促使更多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定能让全民科学素质再上台阶,培育出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创新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蓄积更充足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