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奥本海默》:
科学外壳下的人性追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13
一位被“神捧”的导演,拍了一位大神级科学家的传记电影,而这部电影亦被看作是这位导演的“封神”之作。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编自导的传记影片《奥本海默》,不仅掀起了观影热潮,更掀起了一场“补课”潮。
事实上,不用做功课,你依然会被这部电影所震撼——因为它带你直面人性。讲的是科学,实际观照的是人性这一永恒的哲学问题。诺兰拍摄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同名原著、普利策奖获奖传记作品《奥本海默传》,这部作品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集团近日推出。电影主人公罗伯特·奥本海默,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作为“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奥本海默在1945年带领团队研制出了首颗原子弹并成功完成了试爆。一个月后,美军将原子弹投放到了日本广岛和长崎,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奥本海默也因此走上了个人荣誉的巅峰,登上过《时代》周刊封面,被媒体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8名。当意识到自己率领团队所研发的这项新科技将会成为悬在人类脖子上的一柄利剑,奥本海默开始呼吁并以实际行动阻止美苏之间的核武器军备竞赛,坚持反对美国展开氢弹研究,这些举动最终让他从充满荣光的神位上跌落。
如何在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尽情呈现奥本海默跌宕起伏的一生?电影截取奥本海默从哈佛毕业之后到欧洲留学,再到他1954年遭受政治迫害之间的人生经历展开叙述,这样的取舍有助于戏剧张力的释放,也更方便设计富有冲突性的戏剧桥段。
与诺兰之前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相比,《奥本海默》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虽然也出现了原子弹爆炸等震撼大场面,但因为人物传记电影要忠实于人物本身的经历,所以整体感官刺激的大场面会受限很多。而这就更加考验导演的叙事功力。这部电影采用了两条叙事主线,一条是1954年针对奥本海默的秘密听证会,另一条则是5年后提名施特劳斯为商务部长的国会听证会。诺兰将两场听证会掰开揉碎,一黑一白,串起整部影片。
诺兰在《奥本海默》中依旧沿用他最擅长的人性挖掘——奥本海默荣誉加身的同时陷入自责,导演选择第一人称叙述的创作方式,并借助非线性叙事、声效等拿手技艺,让自己也让观众仿若亲历般走进奥本海默的世界,见证他的经历、选择,更能感受到他的情绪、感受。对此,诺兰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我在寻找一种方法,使观众,使我自己,使整个项目团队都能清楚地看到(奥本海默的世界),我们将从他的角度看到一切。”对于观众而言,这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身临其境的体验。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历史中的故事,何以让当下的人们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思考?诺兰将奥本海默从“神”还原成人,从人性的角度叙述一个非常沉重的故事,即面对科学与伦理、科学与人性时,不只是奥本海默面临着困惑,整个人类也面临着困惑,正如电影中所说,到底是“我们不是制造了一种武器,而是开启了一个世界”,还是“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作为一位被看作喜欢“炫技”的导演,诺兰曾说:“我们对科技的变化过于关注,而太经常忘记关注故事本身。对于每个电影项目,我都希望运用最恰当的技术、拍摄方式和手法,来演绎我想要讲述的故事。”《奥本海默》作为诺兰多年来一直想要讲述给观众的故事,其间蕴含着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但更想通过电影唤醒所有人,学会反思。事实上,探索真理是科学的动力,但因科学发展而造成的意想不到的灾难,是否仍能通过科学自身的发展来解决,谁也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