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巧”融合筑牢基层堡垒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31
宁乡市东湖塘镇组织辖区内中小学开展“扫黄打非”绿色阅读主题班会。
宁乡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杜绝非法和盗版、净化环境和市场。齐抓共管斗志昂,学生健康乐成长”,近日,一首朗朗上口的快板在湖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宁乡市回龙铺镇金玉村及周边村镇广为流传。
“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点多、线长、面广的系统工程,基层一线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也都在基层。在实际工作中,与各个平台、各项工作融合开展,是做好“扫黄打非”工作的有效举措。
今年年初,宁乡市印发《进一步推进宁乡市“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以示范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人员队伍和依托平台,指导各基层站点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其他工作融合开展,切实提升“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成效。
队伍建设“巧”融合 提升线索摸排能力
“喂,组长,我们组有一处民房出租给了几个外地流动人员,最近他们经常天还没亮就有人进进出出的,行为有些诡异,不知道在干什么。”某乡镇的一名清洁工人向该组组长反映其清晨在村民家收集垃圾时看到的一个异常情况。根据该信息该镇及时发现并查处一起流动人员利用出租房印刷非法宗教出版物的案件。
宁乡市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创建,明确“扫黄打非”工作人员队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人员体系及网络“进圈入群”信息员体系相同,工作同步开展、信息同步同渠道报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提升了线索摸排能力。
今年上半年,宁乡市各基层站点共摸排线索15条,2条成功转化为案件侦办,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9名。
阵地建设“巧”融合 拓宽“扫黄打非”工作覆盖面
宁乡市推动“扫黄打非”工作与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公共文化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融合,结合党员“三亮三比”行动、“屋场夜话”宣讲、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延伸至最末端。
各基层站点通过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一地多用、岗位一职多责、人员一专多能,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与“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相融相促,做到制度同上墙、设施共利用、活动齐开展、工作同推进。
宣传载体“巧”融合 营造群防群治的好氛围
“中小学生来上网,‘文明’两字要记牢……”,在“送戏下乡”惠民演出专场活动现场,明德蓝月谷的学生跟着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作人员念着一首文明上网“顺口溜”。
宁乡市各基层站点利用横幅、宣传栏、公开栏、“村村响”广播、文化广场等线下宣传载体和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智慧宁乡等新媒体线上宣传平台,提高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率。
今年以来,各基层站点在辖区内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集镇、进商铺等活动60余场,发放“扫黄打非”宣传册8700余册,把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打击侵权盗版等内容,融入学雷锋志愿者活动、送戏下乡、全民阅读、公益电影放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倡导广大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绿色阅读、支持正版,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确保“扫黄打非”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