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融合发展思维做好主题出版

作者:田丽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17

核心阅读

  近年来,主题出版的内涵和边界不断延展,内容已从政治领域逐步拓展到文化、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并且呈现出“上连天线、下接地气”的新特点。选题策划是主题出版工作的首要环节,出版单位在论证策划选题这个阶段要以融合发展思维考虑后续各个环节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选题策划方案就是这一主题出版项目的全流程方案。


  做好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是出版人的使命与担当,也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读者阅读习惯、传播环境的深刻变化,主题出版已然被赋予了新的定位、新的属性、新的功能和新的期待。近年来,随着《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出台,出版深度融合成效显著。主题出版是出版工作重中之重,各出版单位秉持融合、创新、发展的理念,在主题出版融合发展方面积极尝试,探索出了许多成功路径。主题出版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融合发展,把融合发展思维贯穿全过程。


  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顶层设计是推动主题出版融合发展走向纵深的重要保障。在统筹全社资源的基础上,出版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科学布局,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从体制机制上确保主题出版成为真正的骨干工程、重点工程,制定包括质量安全、复合型编辑培养、绩效考核、市场营销推广等在内的一系列相关制度。

  主题出版是出版社实力的重要体现,部分出版单位设有专门负责主题出版尤其是核心主题出版的编辑部门,或者在出版社层面组建团队,但不论何种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题出版工作尤其是核心主题出版或者重大主题出版都需要多部门协同,这就要求在内部管理上创新,使各部门在主题出版项目上有机融合为一个团队。在机构设置上,新华出版社在出版社层面设置了“第一工作室”统筹核心主题出版工作,由社长担任“第一工作室”主任,“第一工作室”办公室设在总编室,全社骨干编辑均为“第一工作室”成员。人民邮电出版社把主题出版项目作为出版社的一号工程,社长亲自抓、总编辑具体抓,成立了专门的出版机构和学术出版中心,遴选各个业务板块里专业水平比较高的人才组建团队,作为学术出版和主题出版的常备力量。


  选题策划方案即是完整的项目方案


  近年来,主题出版的内涵和边界不断延展,内容已从政治领域逐步拓展到文化、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并且呈现出“上连天线、下接地气”的新特点。选题策划是主题出版工作的首要环节,出版单位在论证策划选题这个阶段要以融合发展思维考虑后续各个环节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选题策划方案就是这一主题出版项目的全流程方案。

  方案不仅包括纸质图书的常规编发宣推,针对不同平台的数字产品呈现,还要充分考虑影视产品、培训课程、数据库、主题游戏、数字藏品等围绕主题出版选题的多元开发。以融合发展思维策划选题,核心要义是把选题作为一个项目、一个IP看待,调研论证并设计好优质内容的“破圈”“跨圈”多元开发路径。济南出版社出版的主题教育融媒体图书《红色印记:写给小学生的济南党史》,以二维码为入口,让读者可以线上体验红色研学路线。同时,借助元宇宙技术设计了攻城的体验游戏,让用户可以驾驶坦克,亲自体验进攻并通关的身临其境感。辽宁少儿社出版的“时代楷模绘本系列”不仅植入了时代楷模的精品视频、配套的故事音频,还通过技术平台增加了同类好书推介与主题征文活动。


  拥抱新技术赋能“新融合”


  如果说内容生产是主题出版的原创生命力,那么技术变革就是主题出版的创新驱动力。简言之,主题出版的创新式融合发展需要内容与科技的深度结合。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研数据,目前国内出版单位对前沿技术的需求和应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在融合出版产品方面,技术服务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知识服务、数据库、电子图书。相比于内容优势,技术一直是出版单位的短板,并未占据科技创新应用的主体地位。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的火热,为主题出版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多可能。出版单位一方面需要与技术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开发出真正的应用于不同互联网场景的产品,比如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生物志库、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外研社的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等都是有代表性的融合产品。


  构建多维度立体化融合传播与营销体系


  融合传播是主题出版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要吸引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只有让主题出版物真正走进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生活圈、朋友圈,才能更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发挥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近两年来,出版单位纷纷加快构建立体化全媒体传播营销体系,在传统宣推渠道之外,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新渠道、新平台传播营销以及社群运营逐渐常态化、体系化,尤其是直播,成为出版单位吸引流量、聚拢受众、品牌推广的重要方式,在带动图书销售、提升出版品牌影响力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需要注意的是,多维度立体化融合传播与营销体系并非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的任务,而应当通过制度的设计有机融合在各部门工作中,且与复合型编辑的培养密切关联。在此方面,一些出版单位如中信出版集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等都已形成成熟有效的模式。

  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处于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出版单位一定要学会并善用融合发展思维,做出更多更好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优秀主题出版作品,为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