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融化冰雪 生命焕发光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8
河水那么宽阔,又那么平静,水腥气都让他觉得亲切。他游啊游啊,终于看到了阿爸阿妈。他们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呢,朝他伸出大拇指。那不是梦,他真的看见了。他奋力划动着,他要让他们放心,他会好好活着。
——摘自《游过月亮河》
《游过月亮河》(希望出版社)是裘山山的第二部儿童小说,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年上半年优秀少儿图书、5—6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好书品读月度童书榜等。作品兼具主题性、文学性,所生动谱写的英雄赞歌、弘扬的人间大爱,对小读者来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用真情融化冰雪,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月亮湾村的6岁男孩光伢子,在洪灾中失去双亲,被解放军战士郑直舍命相救,之后被郑直的父亲郑连根收养。这一老一少和小狗弯弯组成了新的家庭,在彼此磨合和互相理解中,发生了一系列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故事。作品开头,一场特大洪水漫向月亮湾村,“红一连”的抗洪抢险行动迅速开始,郑直为了救光伢子更是献出19岁的生命。礼赞英雄、书写军民鱼水情深,《游过月亮河》的立意可谓高远。除思想性外,作品还通过生动的刻画,贴近人性的书写,在艺术性、文学性、故事性等方面都达到一定高度。
充满真挚的情感,多处令人潸然泪下。作品通过人物的一言一行,在读者心中泛起层层波澜,真正触动心灵。比如,指导员说:“郑直这个兵,活着的时候就好得让人心疼,牺牲了就格外让人心痛”;郑连根得知郑直牺牲之后,咬住牙关送走两位年轻军官,躲到门口呜呜地大哭;当郑连根看到郑直救孩子的照片,他把照片拿在手里反复摩挲,身体哆嗦起来,眼泪顺着瘦削的脸颊淌下来……故事中的多处情节,令人动容。
书写爱与勇气这道光,将人照亮。就像裘山山短篇小说集《路遇见路》中的一句话:路遇见路,有了远方;人遇见人,有了生命。当新闻干事李旌看到郑直用力将坐在木盆里的光伢子推向岸边时,书中是这样写的:“哗哗的暴雨中,这一幕陡然被照亮了”“好像一束光直接穿透大雨”。郑直用生命照亮了光伢子,同时照亮了李旌,让他受到心灵的洗礼,也照亮了“红一连”,照亮了月亮湾的村民。更重要的是,在困厄之中,光伢子、郑连根的生命被彼此照亮。和光伢子一起生活的日子,郑连根那颗原来像石头一样的心,先是柔软了,然后湿润了,再然后长出青青的草,不再干枯了。两颗伤痛的心互相慰藉着,走过生命的至暗时刻。相信这道光,也会照亮无数读者内心。
细腻的心理描写,走进主人公心灵深处。一些杰出的作家,都是洞悉人心的高手,这使得他们笔下的人物性格格外突出。书中郑连根、光伢子这些典型人物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对他们心理细致地刻画。比如,光伢子心想:那天晚上发大水的不是月亮河,是恶魔河,今天这条河才是月亮河,这么温顺,阿妈一定在今天的月亮河里……书中在铺陈故事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插入大量的心理刻画,令小读者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时这些典型人物也深深刻在小读者心里。
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裘山山的许多故事当中,都有小狗的影子。《雪山上的达娃》中有一只叫“达娃”的西藏幼犬,这个名字在藏语中就是月亮的意思。巧合的是,《游过月亮河》不仅书名和月亮有关,书中还有一只名叫“弯弯”的小狗,在郑连根和光伢子之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主人哭的时候,弯弯难过极了,也忍不住轻轻呜咽起来;光伢子来到这个家里,看到主人什么都替他着想,而忽略自己,弯弯有些不高兴,多次故意为难这个小孩子;成为好朋友、好兄弟之后,当光伢子哇哇大哭的时候,弯弯急得原地直打转,立起身子,去舔他脸上的泪水;看到光伢子掉进池塘,焦急万分的弯弯扑通一声也跳了下去……弯弯不仅是懂事的、通人性的,甚至是这部作品里非常重要的一员。赋予弯弯以人的情感,并细腻地刻画,一下子令作品充满童真童趣。
《游过月亮河》写了光伢子的几个梦,且以梦开始、又以梦结束。梦境恰恰真实反映出光伢子的心境、处境。在前几个梦中,他惊恐万分、不知所措、喘不上气,但最后一个梦却满是喜悦。在最后一个梦里,他回到了月亮湾村,和郑连根一起。他见人就说:“这是我爷爷,这是我爷爷。”他开心地在水里游起来,自由自在的。他游啊游啊,终于看到了阿爸阿妈。当看到最后几句:“他奋力划动着,他要让他们放心,他会好好活着。光伢子在梦里笑出声来”,读者一直揪着的心也放下来。
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划着小船,吟着“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一幕,令许多观众“破防”。“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长路漫漫亦灿灿。”正是爱,正是彼此照亮,让郑连根与光伢子走过万重山、游过月亮河,生命重新焕发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