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案间的欢愉和香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8
做儿童的老师,是应当知道些儿童文学的。如果是他们的语言老师、语文老师,那么,儿童文学的学习应当是你的一门专业学科。
你对许多的经典故事是精熟于心的,可以脱口而出;对层出不穷的新作品也总有耳闻,有走进和阅读经典的热情,既可取得自己的丰富,也可在恰当的时间将它带入儿童的阅读生活。这一件事,不属于浪漫,而是很现实的日常,是一种日常里的高级修养和能力,具备的人很少,但是应当很多。
我们现在还是说说儿童课堂。儿童的课堂里都是一些小孩。他们在课堂里,在文学课堂里,无论阅读什么,聆听什么,讨论什么,本质的意义也是学习。朗读一首诗,阅读一本小说,欣赏一本图画书,意义的本质都是被启蒙、被丰富,是得到、增添,是为生命行囊置放些压缩精神,打开了会有微妙的香气。它的意义比压缩饼干更高一些。压缩饼干也要的。这都是在打比方,打比方很难周全。小孩总是小孩。他们有很多有限,也有很多无限。小孩的课堂是需要一步一步带着他们兜啊、兜啊,结果看见了一只蝴蝶,看见了一只蜻蜓,看见了一只蜗牛,还看见了一只癞蛤蟆。他们喜悦着,雀跃着,追赶着,嫌弃着。这时需要成人有见识的提醒:“不要去捉那些小动物,它们是在度过它们的生命,它们也是这个世界的风景。”要启蒙他们,不要嫌弃癞蛤蟆,它们的样子不似青蛙,没有轻盈的青蛙跳,只会慢慢地挪着,但是它们格外温顺,眼睛异常清澈、动人,充满小心,一动不动,请求这个世界的接纳。
很多年前的安徒生注视过这个目光。他还看见了里面的明亮。那种明亮是想到天空去的。所以我们怎么可以在地上伤害它?安徒生还专门写出了它们的童话,名字就叫《癞蛤蟆》。这种启蒙和告诉都是课堂的精彩和天空,是要带给孩子的高处。
所以,在小孩的课堂,在儿童的文学课里,所谓的方式,不只是兜啊兜啊,提必要的问题,引导思考和讨论,还有这样的启蒙和告诉。它们是易懂的,也是深刻的和打动人的。它们不止是情感的注入,更有大世界的真相和道理。我们不易达到这样,但是可以欢愉地努力。努力是一件欢愉的事。文学课堂的教学不应该是苦恼的。语文的课堂也理所当然充满有份量、有逻辑的欢快。
现在这本书中的文学教案都是一些年轻老师在儿童文学课堂里欢愉地兜兜玩玩。老师的示意,学生的响应,课堂向着明亮那方指引,学生豁然开朗地绽放。一本并不厚的书,一首短短的诗,把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变成满屋子的香喷喷,它们可以香很久,一直缭绕到师生未来的久远岁月,成为世界一角的芳香。
《儿童的文学课堂:欢愉的教案》
梅子涵 顾问
詹丹 叶凤春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3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