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上“读”国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8

  近来,短视频平台上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学知识的视频引发强烈反响,流量上亿、观者热议,而且参与者的讨论言说层次并不低,颇有可观处。这样的传播实践,意味着国学普及可以走上创新之路。

  国学是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诚然,它需要学者具有深刻而透彻的了解,但若仅是高头讲章,则会限制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学研究者既应以学术为志业,也应积极面对广大受众的知识需求和价值追求。对人文学者而言,这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多方面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锻炼“大众化”阐释的能力;对视频观看者而言,这使他们得以与业内学者互动,随时随地能够获取以前必须登堂入室才能获取的知识,何尝不是一种知识普惠的方式?

  当然,借助新的形式和途径普及国学,应注重内容质量,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思想的凝练性,并发掘更多的优质创作者。让我们借助无远弗届的媒介,使更多人与真正的思想瑰宝相遇。

  (7月25日 《光明日报》 余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