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大运河畔英雄故事

作者:侯擎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14


  “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绵延千里,奔腾不息,给沿岸百姓带来福祉,‘运河大队’也一定会给运河沿线的百姓带来希望和安宁!”胡轩涛的这句话刚说出口,大家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摘自《大河》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因被写成小说并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而广为人知,电影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更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其实在苏鲁交界、运河两岸,还有一支规模较大的传奇部队——“运河支队”,他们曾与铁道游击队并肩作战,为抗日战争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然而长期以来,“运河支队”的故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文学书写,所以没有像铁道游击队那样家喻户晓。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作家张新科以60万字的长篇新作《大河》(译林出版社),将“运河支队”尘封于历史的峥嵘往事带到现代读者面前。

  《大河》以胡轩涛、胡轩宇兄弟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们从组建武装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改组成“运河支队”,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大河》以“运河支队”为主线,回望运河沿岸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一心抗击日寇的光辉历史,使革命文化和运河文化相映生辉。书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就发生在大运河畔。作者对运河两岸的土地和人民怀着深深的眷恋,写到“运河大队(运河支队曾用名)正式成立”的部分时,情节尤其令人动容。

  作为一名擅长以小说笔法创作革命题材文学作品的作家,张新科对江苏大地上的红色文化熟稔于心。从2010年开始,他实地调查走访国内外革命历史遗迹,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色故事为原型,写成了《远东来信》《苍茫大地》《铩羽》《山河传》《鏖战》《渡江》《江山》等10多部长篇小说。

  当年张新科在徐州高校工作时,曾因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运河支队的后人,向他讲述了“爷爷奶奶”们的故事。张新科深受感动,为运河支队的默默无闻感到惋惜,并萌发了要挖掘这段湮没于历史的英雄部队革命故事的念头。这之后的10余年时间里,他不间断地拜访运河支队成员后人以收集第一手材料,多次实地走访铜山、贾汪、柳泉、利国、邳县、睢宁等运河支队战斗过的地方,查询收集了200多篇(部)记载运河支队的书籍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就了《大河》一书,让长久以来鲜为人知的运河支队的英雄往事重归大众视野,同时告慰长眠地下的运河支队数千英灵。

  《大河》的出版和张新科的写作受到了评论家的高度认可。“一个作家如果不相信自己所写的,就不会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这样的写作。”鲁迅文学奖得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认为张新科的地方革命史书写,丰富了中国革命史的文学序列。评论家、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表示,张新科十几年来长篇创作频出,引人注目。张新科的写作是真正“脚踏在祖国大地上”的写作,每次都会做大量的实地走访考察,因此他的“山河写作”自然地融合了宏大叙事与民间叙事、革命历史与日常生活,地域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