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句“错了吗”,让学术争鸣更理性

作者:雷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13

  《博览群书》杂志从2023年第六期始,推出一个名为《错了吗》的新专栏。北京日报社副社长萧跃华应邀主持并为首期撰文,对2021年出版的《苏东坡全集》(全八册)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商榷意见。《博览群书》公众号6月底推文“有人指出《苏东坡全集》存在三个问题,您怎么看?”,在其评论区下,不少读者各抒己见。

  《博览群书》编辑部表示,这个争鸣平台中的有些差错可能并非硬伤,而是见仁见智、各有所据。出版高质量发展,正是凝结在对一句一读的细致审慎之中。

  图书要经得起历史和时代淘洗,就要能直面和接受批评,不怕被挑错、“找茬”。这其中,挑错的表达方式很重要。《错了吗》专栏秉承“与著者为善、与责任编辑为善、与出版社为善的原则,就事论事”。与人为善是人品,也是文品,挑错能不能被人欣然接受,就看是否出于善意、有没有同理心。在专栏倡导的理念下,说话的口吻是心平气和、谦虚求教的商榷,拥有欢迎他人再提出辩驳的胸怀。毕竟,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局限,话不能说得太满,有理不能咄咄逼人。如此,“做书辛苦不为人知”“有些人只会吹毛求疵”的声音就会少了。这个矛盾化解了,关于文字本身的“挑错”就无伤大雅,也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编辑出版环境。

  《错了吗》专栏倡导理性商榷和辩驳,但编辑出版者对自身的要求,还是要坚守工匠精神,始终葆有对出版工作的敬畏之心,磨炼专业精深的能力水平。所谓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著半句空,编校问题来不得一点模棱两可。《错了吗》专栏设立的初衷,也是通过这个开放的平台,为出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一些贡献。对一本心血之作,哪怕备尝艰辛仍留下些许遗憾,但是将差错和问题减到最低是永远的追求。

  为广大读者提供高品质图书,注定要守正创新,更离不开大胆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平等、健康的学术争鸣,出版人、文化人既要有严谨、较真的态度,也需要彼此尊重、包容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互动氛围。多问一句“错了吗”,多一些理性讨论,相信对促进行业良性循环、提升图书质量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