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笔触勾勒新《富春山居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03
新安江,自安徽休宁的六股尖山峰汩汩而出,到了建德梅城三江口以下,就称富春江了。自桐庐到富阳,一百许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到了萧山闻堰,富春江最后变成钱塘江。其实,三个名字,都是一条江,但任何一个名字,都不是简单的称呼,而都有着它深刻的历史和地理含义。
——摘自《水边的修辞》
《水边的修辞》(浙江文艺出版社)是鲁迅文学奖得主陆春祥历时多年倾心写就的长篇文化散文,也是其全方位、新角度书写家乡的力作。全书分为“你”“我”“他(她)”三卷,以富春江为核心视角,深入系统地梳理了大江流淌不息的精神血脉,生动展现了丰厚的历史人文,并串联古今,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细腻地描摹了今日家乡人、家乡貌,提炼和呈现出富春江延绵数千年的文化特质,可以说,这是用文学笔触勾勒出一幅新《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水,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坐标,也是中国历代文人心目中的精神圣地。在这本书里,作者泛舟于时间长河之上,拨开历史云雾,为读者清晰地展现了富春山水的精神源流,概括起来即是:“富春山水有四姓,那就是姓桐、姓严、姓范、姓黄。桐君老人之桐君山,严光之富春山,范仲淹之春山,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而且,这4人中,“富春江因严光而著名,严光是富春江的核心灵魂”。这些总结可谓独到而精准。
桐君、严光、范仲淹、黄公望在“你”卷的四篇故事中一一登场,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这片山水相遇,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并以高洁的人格风范和旷世奇才,一层一层垒就这片精神高地,令世人景仰。
在这本书里,作者还深入探寻人物故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其积极意义。作者对人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思考,“人对江的钟情,江对人的涵养,画对后世的影响,数者间,怎样相辅相成,又有着怎样的复杂联系?”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作者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我一直想写一本意义广阔一点的书。”该书除抵达了富春山水的精神源流,还跨越千年,以浪漫的笔法展现了古今对话,并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新时期4位在不同领域奋斗的家乡人的真实事迹为题材展开了对富春山水“近景”的描绘,续写了这片山水的今日传奇。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并不是孤立地书写这些故事,而是将其放置在大的时代背景与环境之下,注重呈现时代、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个人又如何反过来回馈家乡,影响时代与社会。
序言中,作者道出了他在写作本书时的心态:“在她的怀抱里,春水行舟,如坐天上,或者,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延续他独特的新笔记的写法,诚实记录自己在故乡怀抱中所历、所见、所思、所感,将情感和思考切入到故事和经历的叙述当中。在这样的写作方式下,更为真实、更显温情、更有灵魂的富春山水就在我们眼前呈现了出来。
作者书写故乡,不仅精读历史文献、观察日常生活,更是访山涉水,亲临现场体验感受。可见,作者的文字与故乡如此贴合,他笔下的故事如此立体、丰满,源于他非常注重亲身体验,对故乡山水、人物的故事一层又一层地深入挖掘。在故乡的面前,他的写作是真诚的;在他的文字中,故乡也呈现了最真实和温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