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记录中国高教改革历程

作者:马陆亭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12



  高等教育改革理念是人们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超越性和实践指导性的理性认识,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灵魂。系统研究在我国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人物,既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又有实践的指导价值。

  周远清是我国跨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推动者,他历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国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全程见证并有序推动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及其实践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对周远清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以及高等教育研究进行了探讨,认真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本人进行了访谈,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决策的思考和实践过程。立意开阔,内涵丰富。

  首先,本书从历史发展的时序探讨了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形成的背景。结合其多元管理经历,以三次思想大解放、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分析了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其次,本书重点探讨了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及实践的主要内容。对其“三四三”高等教育理念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这一理念体系指导下,周远清致力于通过公办民助、公立高校转制、“共建、合作、合并、联合、划转”以及“上大学交费改革”等改革措施,推动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管理形式以及经费筹措形式的多样化;致力于通过组织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教学水平评估、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等措施,推动教学改革的蓬勃开展;致力于通过开展研究课题、创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创立相关学术组织和机构等措施,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最后,总结和探讨了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及其实践的特征与贡献。周远清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理念体系,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壮大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以及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改革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新时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仍须在客观解释、描述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基础之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将周远清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思考放在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探究过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过程,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更有利于我们以理性引领和促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